过上好日子 迈入新生活

淮南日报 2020-11-03 08:22 大字

“是党的扶贫政策,帮我迈过了这道坎!”一说起脱贫的过程,凤台县桂集镇洼刘村脱贫户韩立勤总是眼圈通红,除了对过去艰难日子的酸楚回忆,更多的是对现在党的扶贫帮扶政策的无限感激。

今年43岁的脱贫户韩立勤,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1999年,韩立勤与丈夫结了婚,第二年便迎来了儿子的出生。丈夫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韩立勤便在家过着相夫教子的日子。2005年,夫妻俩又生了一个女儿,可谓是儿女双全了,两口子对当时的日子很知足。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的一场车祸,打破了韩立勤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丈夫被夺去了生命,肇事车辆也逃逸了。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时,韩立勤整个人都蒙了,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韩立勤仿佛走到了绝望的边缘。

丈夫的突然离世给韩立勤和孩子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未来的生活该怎么办?怎么过?那段时间,韩立勤每天都沉浸在痛苦之中,她感到既迷茫又无助。在亲人的劝说下,她暂时把两个孩子托付给父母照顾,自己只身前往深圳、北京等地打工挣钱养家。后来由于父母身体不好,韩立勤只好放弃打工,回到家中。她上要孝敬父母、公婆,下要养活两个孩子,仅靠着家中的八分薄地,生活异常艰难。

在韩立勤人生最低谷的时候,2015年,凤台县桂集镇洼刘村扶贫工作队进驻村里,通过走访摸排,了解到韩立勤家的境况,将其建档立卡纳入了贫困户,并针对她家的情况,安排帮扶责任人进行重点帮扶,帮扶人员和村干部经常到家中对韩立勤做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鼓励她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用柔弱的双肩撑起这个家。经过帮扶人员的不懈鼓励,韩立勤慢慢从失去丈夫的悲痛中走出,坦然面对现实。村里首先让她参加了村里组织的技能培训,让其掌握了缝纫技能,随后将她安排在扶贫工作队引进的中凌鞋业生产车间里上班,每个月有2000元左右的稳定收入,一年收入增加2万余元,让她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在家门口的鞋业生产车间里上班挺好,一能照顾孩子,二是有了稳定的收入,这样的扶贫照顾到了我的心里。”韩立勤逢人便说。2016年,韩立勤家实现脱贫,她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脱贫后的韩立勤不等不靠,用脆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明天和家的重担,也为她的家撑起了一片天。同时,扶贫工作队对韩立勤家的帮扶力度不减,从产业、健康、教育、生活上对她家开展了一系列的帮扶措施:工作队按照政策为韩立勤建成了3千瓦的户用光伏电站,让其每年增加收入1200元;在收益分红分配上给予其倾斜,并落实了相关扶贫政策;2017年10月还为她家办理了低保;在她的两个孩子求学的过程中,扶贫工作队帮助她了解招生政策,提供学校信息,让她的两个孩子享受了诸多减免优惠政策,今年,她的儿子大专毕业已经实习了,女儿正在上高中。同时,每年春节、中秋期间,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来村里慰问和献爱心时,韩立勤家总是第一个被“照顾”的对象。

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为了解决她家两个孩子上网课的问题,工作队和村里及时为她家免费安装了宽带网络,并免去其网络费用。对此,韩立勤和两个孩子专门跑到村里向工作队和村里表达了感谢之情。

“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没有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和镇村两级的帮扶,当初的我不一定能迈得过家庭变故的那道坎,是他们和社会各界的关爱让我过上了好日子,迈入了新生活。”韩立勤的话语间充满了感激。

如今,儿女已渐渐长大的韩立勤每天的生活都很有规律,白天到村里的车间上班,晚上到村里的广场上跳跳广场舞。“自从扶贫工作队进村以来,村里的路都修平整了,村道上的路灯亮了,村民们活动也有场所了,最重要的是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说起目前的生活,韩立勤的脸上写满了幸福。她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更好的生活还在后头!

新闻推荐

党建引领助推集体经济发展

本报讯凤台县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行“社会化服务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小农户”服务模式,探索增加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抓好...

凤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台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