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下泉水叮咚 周大兵
来寿县古城旅游观光的人,许多人是慕古城墙和豆腐宴大名而来,一览千年古风古韵,品尝天下一绝的豆腐宴。
西汉时期,相传淮南王刘安为求长生不老药,在八公山制作灵丹妙药,结果仙丹未得,一次意外发明了豆腐,称之为“八公山豆腐”。八公山豆腐晶莹剔透、白似玉板、嫩若凝脂、质地细腻,无黄浆水味,托也不散,使得八公山豆腐独具特色,享有“八公山豆腐甲天下”的美称。说到八公山豆腐如何与其它豆腐不同,就不得不说磨制八公山豆腐的用水。磨制八公山豆腐的用水,采用的是八公山上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矿物质的珍珠泉、大泉等山泉清流。其水质甘醇清冽,饮之清心怡神,以此泉水磨制八公山豆腐为最佳。清人吴育《珍珠泉记》中曰:“渝北山,饮孙氏小琅琊馆,沈溟而后返;或持爆竹至泉上燃之,或鼓掌顿足,则泉益肆出,累累如贯珠,盖数十道晶光动人可爱玩。其水淳澄,不容垢污,沉埃聚沫,或旋焉,淡之不得泊,味清冽刻削,不能久饮,彼其出于石罅,性因然也。而造豆腐,其者资焉,色白而质良,风味尤胜。”既写了景物名胜,也较科学地解释了八公山豆腐色、质、味俱佳的水质原因。李兆洛《凤台县志》也说“屑豆为腐,推珍珠泉所造为佳品”。
八公山麓多名泉,珍珠泉称“淮南第一泉”。珍珠泉位于八公山脚下涌泉庵,这里原是刘安庙,淝水之战后易为谢玄庙,明代改为涌泉书院。庵内现存一半月形水池,池下有泉眼,终年不涸。其地又有两眼古泉,一为“淮王丹井”,相传为当年淮南王刘安与八公炼丹所用的古井;一为著名的珍珠泉,数百年来涌泉不断,是明代“寿阳八景”之一。历史上是文人经常聚会吟诗作赋的地方,珍珠泉的风光之美,早在《水经注》中就有记载:“淝水又西径寿春县城城北,右合北溪,溪水导北山泉源,下注漱石,颓隍水上,长林插天,高柯负日,出于山林精舍右,山湫寺左,道俗嬉游,多萃其下。”所说北溪,即今清水涧,泉源即指珍珠泉源。
明嘉靖《寿州志》记:“每闻人声,则泉水涌,小叫小涌,若咄之,泉弥甚,因名咄泉。”还有响泉、喊泉诸名;其响之因,当求地质学原理,细观之,泉水出时似含有气体,气随水泡上浮,一串串泡珠在水皮面层破碎,如宁静听之,确可听到极微妙的音响。清同治年间,有名叫伍晓村的善琴者,一日携琴过寿州东乡张阆仙家,阆仙扫地焚香,求其一弄,于旁静听,只听那琴曲音如鸟啼花落,溪水潺缓。便问弹者是何古曲,竟弹得如此幽丽神妙!晓村说:“并非古曲,乃同友人游珍珠泉,暮春新霁,风物清和,适以意谱之耳!”可见珍珠泉的响声,幽然无穷,深深地启迪了这位善琴者!
相传,当年昭君出塞路过八公山,人困马乏,又累又渴,领队管事下令在八公山安营扎寨。因为缺水,就命人破土挖水,但是挖出来的水浑浊不清,士兵喝了后上吐下泻。这时昭君看到如此景象,就把头上戴的珠花扔在水里。奇妙的是浑浊的水不再浑浊,清澈见底,伴随珍珠大小的水花浮起。士兵大喜,喝后甘甜,疲劳一扫而光,从此此泉水命名为珍珠泉。
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涤荡灵魂的清泉,我想,八公山下叮咚的泉水就是勤劳朴素的古城人民的一汪清泉。明御史杨瞻游珍珠泉说“清清灵脉发,闪闪瑞光浮。尘垢难污洁,珍珠不断头。”珍珠泉就是八公山的精灵。
新闻推荐
让农民成为田间地头的“白领” 凤台县杨村镇店集村用新理念开拓农业发展新格局
本报通讯员徐艳友陈宏斌9月23日一大早,孙贵芹就来到村里的沿淮糯米合作社直接“点单”,申请“田保姆”给自己承包的50亩地...
凤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凤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