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淮南段长吻鮠 (淮王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那天堂 淮王鱼最爱的地方
本报记者 李钧
长吻鮠(淮王鱼),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故事流传广泛、生长环境特殊、营养价值和科研价值较高,2018年6月5日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和公示,并于2018年9月5日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系淮南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水产品。
记者了解到,自2020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相关天然水域实行暂定10年的常年禁捕。淮南市渔政人员介绍,因淮河水流入洪泽湖后又通过京杭大运河在扬州汇入长江,从大的范围看,淮河亦属于长江流域。长江流域全面禁渔的332个保护区中,就包含有安徽淮河流域中的多个保护区,其中,位于淮南凤台硖山口的淮王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就是其中之一。
将“水中活化石”保护起来
长吻鮠(淮王鱼),历史悠久,文献记载甚多。清.李兆洛撰《凤台县志》载:鳇鱼不恒有,间有之,其岁有水,土人以为候(鳇鱼,形如鲶鱼,更像小鲨,淮南地区为鱼中上品)。淮王鱼为稀有名贵鱼种,相传西汉淮南王刘安喜食,并以此鱼宴请“八公”,后人称淮王鱼。
野生淮王鱼是安徽省二级保护动物,有“水中活化石”之称。野生凤台淮王鱼出生在激流湍急、景色秀美的硖山口的岩石缝隙中,孵化出的幼苗随水流向下游漂移成长,到达凤台黑龙潭在水流旋涡作用下沉入饵料丰富的黑龙潭底,在此发育生长,到秋冬季淮河水流平稳后,潭中生物量减少,这时淮王鱼会从潭底上到河底并沿淮河向上游硖山口方向进行觅食,五六月份性成熟的淮王鱼会在硖山口的岩石缝隙中繁衍后代。
上世纪九十年代因淮河污染及酷渔滥捕造成淮王鱼自然资源的衰竭,产量一落千丈。为了解淮河渔业资源状况,2003年在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下,淮南市和凤台县水产技术推广部门于2003年9至10月份在凤台硖山口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淮河硖山口渔业资源调查”,此次调查没有在淮河中采集到“凤台淮王鱼”样本,此调查报告形成上报后引起了上级部门的极度重视。
为了保护地方珍稀濒危鱼类,保护淮王鱼资源,安徽省人民政府1992年“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把淮王鱼列为省二级保护动物;淮南市于1997年在淮河硖山口至黑龙潭段设立了禁渔区,全年禁止捕捞;2011年淮南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同意申报建设淮河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批复》;2011年“淮河淮南段长吻鮠(淮王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获农业部批准。各级政府对淮王鱼保护的重视,为保护区的建立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凤台县还与安徽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建立了研究生工作站,并与江苏省常州市长吻鮠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为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提供了雄厚的技术支撑。
在多年的努力下,逐步恢复了遭到破坏的水域生态环境,在不断完善保护区范围内界碑、标志牌、界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淮南市加大了保护区淮王鱼、江黄颡及青、草、鲢、鳙等淮河经济鱼类的增殖放流力度,从2013年到2019年,共向保护区投放淮王鱼42万尾,江黄颡110万尾,投入资金近520万元,今年全市计划在保护区放流淮王鱼、江黄颡等400万尾。通过近10年的增殖放流活动,曾经濒临灭绝的淮王鱼、江黄颡等鱼类资源得到了较快恢复,种群和数量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中心在保护区内的监测点监测,现在能在淮河里看到不同规格的淮王鱼,有渔民在保护区外的洛河湾、老船坞等水域捕捞到淮王鱼,最大的个体有5公斤左右。2016年1月有渔民在凤台黑龙潭附近捕获一条重达5.5公斤的淮王鱼,后被人4万元买下放回淮河中。
保护区内禁止捕鱼作业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要求,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简称“长江办”)自2020年1月1日起组织开展长江流域保护区禁捕执法行动。
淮南渔政人员介绍,禁渔是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鱼类资源保护制度。多年实践证明,实施禁渔制度,鱼类得到休养生息机会,可以正常生长和繁殖,渔业资源能够得到不断恢复。据介绍,淮河淮南段长吻鮠(淮王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于2011年由农业部批准,保护区面积10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00公顷,实验区面积700公顷。保护区岸线全长30多公里(占淮河淮南段的23.8%),上起茅仙洞下至平圩大桥,其中核心区位于茅仙洞和凤台淮河大桥之间,涉及凤台县、潘集区、八公山区、谢家集区、田家庵区。重点保护长吻鮠(淮王鱼)、江黄颡鱼、黄颡、淮河鲤鱼等鱼类。
保护区建设重在保护,统筹考虑,把资源保护与科研、旅游、水质监测结合起来。实事求是,顾全保护区水域现状功能的多样性,把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做到分清轻重缓急、兼顾河道的其他现状功能。通过人工设置鱼巢(礁),保护、修复等方式,逐步恢复遭到破坏的水域生态环境,为淮河中的鱼类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并能可持续发展。
从保护区禁捕、退捕渔民安置工作进展情况来看,今年1月1日起,淮南市已全面布置并实施了保护区禁捕工作,经调查摸底核实,全市两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共涉及渔民451户、1129人,渔船451艘。当前,退捕渔民、渔船建档立卡工作已全面完成。按照省、市有关禁捕退捕文件要求,凡是在保护区内的渔船必须退出捕捞,根据渔民自愿原则,对退捕渔船进行封存和拆解,网具回收无害化处理,并给予适当补偿。 打击非法捕捞和销售非法捕捞渔获物初见成效。有关部门还加大了打击力度,开展打击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通过持续整治,努力实现非法捕捞的渔获物“生产企业无加工,线上线下无销售,餐饮单位无供应,所有环节无广告”的目标。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补齐农村公路发展短板,切实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水平,凤台县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凤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凤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