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保姆”,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淮南日报 2020-06-10 08:58 大字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千里沃野,一幅火热的“三夏”画卷铺展开来。

在凤台县杨村、大兴、丁集等乡镇的广袤田野上,收割机、打捆机、旋耕机、插秧机轮番上场,各路农业“铁军”纵横驰骋。夏粮颗粒归仓,麦秸打捆成包,秧苗笔直挺立——喜人的画面,动人的乐章,这又是一个丰收年!

6月7日,站在杨村镇店集村的田垄上放眼望去,插秧机穿梭往复,一撮撮秧苗快速整齐地插到田里。种粮大户米万明高兴地说:“我种了50多亩地,交给骞兴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全程托管,省工省时省力,每亩地还能多收益200多元,必须给供销社全程化为农服务点赞!”

凤台县供销社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土地托管模式展现出‘三夏’生产新气象,全程化托管提供耕、播、种、收、售‘十二统一’服务,目的就是真正解决农民种粮难,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化。”截至目前,凤台县供销社为助力“三夏”已组织100多台机械设备,供应化肥5万吨、农药600吨、种子8300吨,实现营业额3.5亿元,利润1500万元。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凤台县供销社以解决城镇化进程中“谁来种地、地怎么种”为导向,积极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的创新,通过土地流转、大田托管等多种方式,构建综合性为农服务经营体系,在服务“三农”中贡献了重要的供销社力量。

只闻机器声,不见人奔忙

——土地托管全程化服务助阵“三夏”

如今的“三夏”,各类现代化的新型农机已经挑起农忙大梁。

夏收时节,在杨村镇一望无际的麦田里,联合收割机有序作业,紧跟其后的是秸秆打捆机,所到之处,原来的秸秆不见踪迹,随即吐出一个个立方体的秸秆包。

后海村农民崔学良为土地托管叫好:“我家20多亩地,自己插秧要20多天,这几年都交给陈运为农服务中心,半天就插齐了,安徽省下大把时间去打工,又能得到一笔收入。”

“农民成了大老板!”托管了6000亩土地的骞兴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宏斌每天在地里忙活着。“我们提供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育秧、统一旋耕、统一机条播、统一开沟、统一插秧,统管统水、统防统治、统一回收、统一秸秆利用‘十二统一’服务,保证做到土地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保姆式’全托真正让农民朋友从繁忙的农事中解脱出来。”

在杨村镇,土地托管后,乡亲们不再受到秸秆问题的困扰。陈宏斌说:“土地交给我们,秸秆有4个去向,杨村有生物质电厂,古店开发区有专门做颗粒的厂,周边有养殖大户,还可以秸秆还田,6000亩秸秆充分有效利用,没有浪费一点资源。”

土地托管全程化服务让杨村这个外出务工大乡成为粮食生产先进乡镇,全镇有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个,省级示范社2个,市级示范社11个。由此可见,供销社系统坚持“农民进城去务工,合作社帮农民把田耕”的理念,在“三夏”生产中大显神威。

丰收更增收,农民笑开颜

——土地增产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

如何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凤台县供销社负责人这样说:“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把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联结起来,才能形成规模、提高效益、节本增效,才能把小农生产导入农业现代化。”

为农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应运而生,不少农民从中获益。“我家50亩地托管以后,这季夏收能增加收入1万元。”尝到甜头的米万明说:“成本降低了,收成好了,效益高了,让大家看到发展农业大有希望,乡村就能真正实现振兴。”

凤台县丁集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牛怀武算了笔账:“夏种每亩地收农户服务费是240元,农民自己人工插秧就需300元。我们进行统一飞防,统一用药,田间管理更有保障。通过土地托管,一季水稻农民每亩地将比传统种植多收200多斤,既为农户减轻了负担,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据测算,在凤台,全程托管的土地一年两季每亩少投入360元,多增收400元。

村级集体经济同时得到大幅增长。杨村镇店集村负责人介绍说:“全程托管农民土地后,合作社每亩向村里交10元,村里集体经济一年增收3万元。这种模式促进了农业生产,促进了乡村振兴。”

土地托管全程化服务实现了多方共赢。近几年,凤台县供销社全面推进综合改革,积极开展为农服务中心建设,服务领域拓展、服务方式创新、服务能力提升,供销社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供销社与农民的距离更近了、关系更亲了。

【采访手记】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淮河岸边正值“三夏”大忙时节。在外出务工“大军”连年增长的凤台县,因为有了“田保姆”的大量出现,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土地托管模式。而凤台县供销社系统推广的“十二统一”全程化服务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生产,较好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

如今,土地托管全程化在凤台县各乡镇全面开花结果。仅杨村镇店集村,短短几年时间,就涌现出了50多个种粮大户和3个微型家庭农场。10年前,店集村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去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了1.5万元,村集体经济也由10年前的零收入跃至现在的18.4万元,基本实现了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现代化农村发展新目标,农民真正成了站在田埂上的白领一族。

“土地托管全程化”新模式带来了土地增产、农民增收的喜人效果,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淮南建行廉政文化向基层延伸

本报讯淮南建行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培育核心理念,积极打造辖属寿县支行和凤台支行廉政文化示范点,着力推...

凤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