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期间秉持“一请三到位” 凤台县做到“防控”“发展”“两手抓”
本报记者 刘银昌 本报通讯员 徐艳友 李巧玲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发展。凤台县在战“疫”期间,坚持“两手抓”,做到“防控”“发展”都不松。
人勤春来早。2月6日一早,记者在凤台县淮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葡萄采摘园内看到,三十多名村民们正“全副武装”紧锣密鼓地忙碌着,大家个个都戴着大口罩,田埂上还放置着消毒液,少了往年的谈笑风生。锄地,修剪,铺膜,一派繁忙景象。“现在正值葡萄修枝、剪枝的关键期。当前疫情防控,村民也不能四外出行,我们便通过村里的排查登记,选了一批没有外出史和与武汉返乡人员接触史的村民到葡萄园里来上班。每天他们进园子不仅要戴口罩,而且都要进行消毒。做到防控和生产两不误。”葡萄园负责人沈传清说。
在位于该县刘集镇高潮社区的凤台县留香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蘑菇大棚里记者看到,工人们每人戴着口罩,对正在处于发酵期的菌种进行逐一检查和营养培护。据合作社理事长张士军介绍,他们主要生产的是百姓日常消费的平菇和黑木耳,疫情防控期间,为了补给全县的“菜篮子”,他们一直在抓生产,每天生产的菌菇不仅供应县内超市、商场,还向周边市县市场供应。
通过电话连线凤台县蔬菜办负责人,记者了解到,为了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全县“菜篮子”工程,他们向全县各个蔬菜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下发了疫情防控期间蔬菜生产保障供给工作紧急通知和指导细则,要求他们结合春季蔬菜生产特点,统筹安排好蔬菜结构调整和生产布局,稳定蔬菜生产面积。抓住当前晴好天气,确保设施大棚及露地空茬地及时播种、定植。同时督催各乡镇要根据市场需求,分类指导,露地以地膜马铃薯为主,大棚以番茄、辣椒、黄瓜等茄果类和酥瓜、南瓜等瓜类为主,抓紧移栽。在空置大棚内适当增加青菜、生菜、苋菜等速生蔬菜生产,确保一个月内上市,保障蔬菜均衡供应。该县丁集镇宋塘村硕乐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王德保通过微信回复说:“他在原有260亩基地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200亩地,首批14万株酥瓜、茄子、西红柿和辣椒等果蔬苗将于近两天下地移栽。”
凤台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说,为加强田间生产指导,结合疫情防控形势与特点,他们通过手机简报、广播电视、微信群、QQ群、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型媒介,对接农业经营主体,督促农业技术人员引导农民及时关注田间生产,帮助菜农分类管理,科学管护,推动抗灾减灾措施落实。全县76万亩小麦,追施返青肥、化学除草、清沟沥水等工作一直跟进。
特别一提的是,为确保“疫情不影响生产,生产不影响防控”,凤台县制定了“一请三到位”生产发展应急预案。“一请”即春耕生产必须向村级疫情防控指挥部请示备案,登记参与人数、健康状况、签订落实防控措施承诺书。“三到位”即宣传提醒到位。由村疫情防控指挥部派专人到场宣传相关防控知识,提醒参与人员注意自身防护。消杀防控到位。由村疫情防控指挥部指定人员到场对每个参与人员和耕作机械进行消毒。监督到位。指定人员全程监督,保持参与人员安全距离,防止扎堆和近距离接触,消除隐患,降低风险。
在搞好疫情期间生产发展的同时,凤台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始终做到不停歇,在坚决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为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项目建设做充足准备,全力策划招商选资、产业培育等,做到“防疫”、“发展”两不误。
新闻推荐
(上接一版)万名党员吹响集结号——2月7日上午,在田家庵区朝阳街道银鹭社区,完成报到的在职党员加入疫情防控战斗,来自市科协的...
凤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凤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