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退休教师,他23年资助200余名贫困学子,他入选了10月“中国好人榜”候选名单 助学路上,他一直在前行

淮河早报 2019-10-11 09:21 大字

本报记者 罗 静

10月8日,记者从市文明办了解到,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10月网络点赞评议已经开始,退休教师23年资助200余名贫困学子(据不完全统计),并立下遗嘱待百年后捐献全部财产的陶传辉推荐为“助人为乐”类好人。

今年81岁的陶传辉老人是一名退休教师,23年来,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收入资助全市家庭困难学生3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让200多名孩子顺利完成学业,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学子重拾信心,走出困境。

陶传辉老人幼年时家境贫寒, 60年代他凭着坚韧的毅力考取了本科院校,毕业后,先后在凤台、潘集等地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几十个春秋。他桃李满天下,同时在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成为颇负盛名的政治老师。

1996年,陶老师看到一些农村的孩子因家庭贫困或其它原因辍学,便想起自己小时候对知识的渴望,他想帮助困境中的孩子们。 当时,陶老师的每月收入只有三四百元,家庭还背负着债务,但他毅然拿出1200元资助那些面临辍学的学生。从那以后,老人一直通过书信、面对面交流和捐款捐物等方式关心、关注农村贫困学生的成长。尤其是退休后,老人足迹遍布潘集区内各个中小学校,走访广大师生,累计捐款超过30万元,让200多名家庭贫困的学生得以顺利完成学业,许多学生如愿考上了高中和大学。

大学校园也是陶老师常去的地方。2016年10月17日第三个国家“扶贫日”,陶老师和安徽理工大学学生处的老师一起发放“陶传辉助学金”,资助8名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在校大学生,每人资助600元,共计4800元。陶传辉还专程来到淮南师范学院,为8名受捐助学生发放了4800元的助学金。

23年,陶老师来到一所又一所学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陶老师的爱心让生活在贫困边缘的学生们不再感到冬天的寒冷,陶老师用言行诠释了助人为乐的真正内涵。

陶老师一生为他人倾尽所有,而他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自己腌制的萝卜干、晒的山芋干、花生和杂粮堆放在客厅一角,客厅没有装潢,仅放着一张八十年代的旧式方桌和五张大小不一、高低不等的凳子,屋里“现代化”的家电也很少。陶老师一直不忘对子女的教育,他说人的品德最重要。他经常召开家庭会议,让孩子们汇报思想,还叮嘱孩子们要勤勉奉献、乐于助人,不能忘记做人的根本。他还立下遗嘱,待自己百年之后,捐赠全部个人财产。用一半财产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另一半财产捐助祖国的国防事业,为国家强大尽一份心意。

这就是陶传辉,他没有因为年龄的关系放缓助学的脚步,而是用点滴爱意温暖他人。最终,陶老师上榜“中国好人”,广大市民、网民可登陆“文明中国”手机客户端进行点赞评议。

新闻推荐

强化节前安全检查,营造良好安全环境

半岛记者王晓伟通讯员杨韫玉报道本报讯近日,凤台街道领导率队深入村庄、企业、小饭馆、出租屋等,开展安全生产...

凤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凤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