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长效机制 向“切实解决执行难”进军

安徽法制报 2019-07-30 09:58 大字

加强协调配合健全联动机制,落实包保责任完善监督机制,打造新型团队优化管理机制,加大强制力度突出打击机制。今年以来,淮南市两级法院在巩固深化“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既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领导重视程度不降、执行力度不减、执行保障措施不改、执行综治格局不变,建立执行长效机制,确保质效、确保廉洁、确保安全”的“四不一建三确保”工作思路,着力构建执行长效机制,推动执行工作高水平运行。

截至7月25日,全市法院新收执行案件7883件,同比上升3.85%,结案6318件,结案率73.16%,结收比80.15%,为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切实解决执行难”到 的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领导督导制度运行常态化

“领导重视是开展执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文则俊说,“淮南市两级法院坚持党对执行工作的绝对领导,积极主动向党委及党委政法委报告工作,推进执行工作持续良性发展。”

今年年初,淮南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淮南中院党组工作汇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淮南市委书记沈强明确要求,持续开展好“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积极推进诚信淮南、法治淮南建设。淮南市委将“巩固拓展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成果”纳入今年常委会工作要点,“执转破”在 经费保障、涉特殊主体执行攻坚、困难申请执行人救助等方面,均给予大力支持。持续巩固深化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健全考核机制,将淮南各县区协助解决“执行难”情况纳入综治和平安建设考核。淮南中院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将涉特殊主体人员名单抄报相关部门,一体纳入对公务员考核,有效提升了执行工作威慑力。

在争取市委大力支持的基础上,淮南市两级法院坚持在党组的领导下开展执行工作,全市法院党组均将执行工作列为年度工作重点,每两个月专题听取执行工作情况汇报。坚持中院领导班子包保基层法院,督导基层法院执行工作,解决执行工作中政治保障、思想引领、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同时,落实“一把手”工程常态化,淮南市两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均作为第一责任人,坚持既挂帅又出征,坚持深入执行一线,把执行工作不断推向前进。今年上半年,全市两级法院领导班子成员累计办理执行案件1340件,执行金额3.16亿元。“市中院包保领导每周都要到我们院来督导工作,这已经形成了常态。”淮南市大通区人民法院院长朱莉说,“督导内容包括基层法院对上级法院各项要求的贯彻落实情况,也有对执行工作的具体事项作出指导。”淮南中院的包保领导对各县区法院每周一次督导,定期向中院党组报告督导情况,指导基层法院执行工作,并帮助解决执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全市法院执行工作均衡推进。

联动协调机制实施常例化

“淮南市与法院签订联合惩戒文件的共有39家单位。”淮南中院党组成员、执行局长黄辰说,“我们与发改委、公安局等部门配合非常密切,联合惩戒的格局正在不断完善。”

淮南市两级法院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完善执行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联动单位的协助执行职责,39家联动单位齐发力,切实解决“联而不动、动而乏力”的问题。

今年以来,淮南中院与公安机关建立查控被执行人机制,通过临控系统查找被执行人130人,联合拘留所开展司法拘留期间执行和解工作,督促48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交付执行款233.4万元。大通区法院、寿县法院注重加强基层执行工作网格化建设,依托网格员开展查人找物、收集证据、文书送达164件次,实现基层治理和执行工作良性互动。

除了与联动单位加强配合以外,淮南法院还注重强化法院内部的立、审、执、破、访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执行效能。从立案开始,法院就会做好保全提示、风险提示等;在案件审理阶段,民商事审判部门会统筹考虑执行问题,主动督促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会从整体进一步完善“执转破”工作机制和执行信访工作机制,各个环节围绕执行工作,做好衔接配合。

今年初,凤台县人民法院在基层人民法庭推行“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模式。辖区6个基层人民法庭对受理的小额债务、离婚、赡养费、抚养费等案件纳入“立审执”快车道,实行快立、快审、快执,实现了诉讼便利化、执行高效化。在“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模式下,人民法庭的办案法官自己审理自己执行,立案时就会主动为执行阶段做打算。无形中,强化了法官对当事人财产状况审查的责任心,会对当事人的财产在第一时间作出保全裁定、第一时间移送立案、第一时间采取保全措施,各个环节都加快了节奏,有效提升了案件办理速度。据统计,自“立审执”一体化以来,该院人民法庭诉前财产保全案件84件,诉讼保全67件,进入执行程序178件,执行结案121件,实际执行到位金额534.55万元。

队伍建制集约管理常规化

“我们按照‘总—分—总’的模式,依托执行指挥中心,建立了6个执行团队,推动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同时也大幅提升了执行工作整体质效和综合管理水平。”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吴雪松说。

所谓的“1+N”(执行指挥中心+若干执行团队)的“总—分—总”的模式,正是今年初淮南中院提出的打造分段集约化执行团队的思路,即以一个执行指挥中心为依托,组建快执团队、普执团队、执行事务团队、执行裁判团队、执行警务团队等。其中,执行指挥中心既是案件流转的出口,又是综合事务办理中心,同时负有结案审查的职能。围绕执行指挥中心,建立多个团队,“流水线”作业,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对执行工作进行扁平化、集约化、可视化精准管理。这样的分段集约模式,有利于推动实现执行案件繁简分流、业务工作与事务工作分离、同类工作集约化办理、团队之间统分结合高效运转,最大限度提升执行效率,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枢纽作用。

在田家庵区法院,这一模式得到有效落实,还结合自身特点有所丰富。该院在执行指挥中心外组建了一个执行服务中心,两个快执团队和四个普执团队。

依据职责分工,执行指挥中心负责统一处理执行卷宗流转、分案、财产查控、评估、组织协调、督查督办、结案扎口管理、质效管理等事务性工作,为执行办案提供后勤保障和质量保障。该中心专设质检员对执行案件节点信息录入是否完整、执行措施是否穷尽、终本案件是否符合要求、有财产案件是否在期限内办理等进行督办,还通过对同质性的执行事务性工作的集中统一处理,由专人负责,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执行服务中心则集执行立案、执行和解、信访化解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对一部分涉及家事、农民工、中小企业等简单案件优先启动快速执行程序。快执团队与普执团队分工,对执行案件进行分类办理。针对执行标的额在10万元以下的案件,强调快速查询查控,快速采取强制措施,力求“速战速决”;对于执行标的额在10万元以上且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强调财产处置的及时性、规范性;对于执行标的额在10万元以上且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强调穷尽执行措施、规范执行节点,终本案件必须合格。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类型的执行案件,便于在工作中总结类案经验、提升执行效率。

为健全司法警察参与执行机制,淮南中院按照“编队管理、派驻使用”原则,加强常规执行警务保障,开展重大活动集中调警,协调公安机关联合用警,有力提升强制执行威慑力。

在执行队伍建设上,淮南法院加强政治引领和专业知识、执行技能培训,提高执行队伍的政治素养和专业化水平。同时加强对执行工作的监督,组织开展常态化执行执纪监督,推动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行。

“一盘棋”思路推动打击常时化

“今年以来,在中院的统一部署 安排下,我们开展了6次大规模的执 行行动,执结了一批积案。”寿县人 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吴欣说。

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 调,淮南法院按照“三统一”的管理 体制,积极构建全市法院执行工作

“一盘棋”的格局,在淮南中院“江淮 风暴”执行攻坚领导小组的统一调 度下,全市法院定期开展执行集中 行动,重点针对执行积案、特殊主体 执行案件、涉民营企业案件、重大疑 难复杂执行案件、数量众多的执行 系列案件、重大信访案件等进行集 中攻坚。今年以来,全市法院集中 人力物力连续开展春季和夏季专项 执行,累计出动警力1019人次,警车 244 辆,执结涉金融案件80 件,涉特 殊主体案件21 件,长期未结执行案 件93件,累计腾退房屋18间、土地3 万余平方米,司法拘留116 人,到位 执 行 金 额 8176.1

万元。开展涉黑 恶案件财产刑专 项执行行动,执结 案件13件,执行到 位 金 额 121.61 万 元。

省高院院长 董开军对凤台县 法院涉民生专项 执行行动作出专门批示:凤台县法院开展“猎赖 7 号”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体 现了“江淮风暴”持续攻坚的强劲 力度,值得大家点赞……

在开展执行行动的同时,淮南 法院注重执行宣传同步跟进,积极 营造强大宣传声势。在电视台、人 流集中的商场、集市以及自媒体发 布“老赖”信息,编写典型案例,总 结执行经验,在省级以上媒体发稿 1900 余篇,发放宣传资料 30000 余 份。在多次集中执行专项行动中 邀请地方电视台全程跟拍、通过微 信微博抖音平台同步直播,累计 7186 万名网友集中观看。多次行 动中,法院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 协委员现场观摩重点案件执行,推 动在全社会形成理解执行、尊重执 行、协助执行的浓厚氛围。

·淮宣·

新闻推荐

新华网、人民网、学习强国7月22日报道 汇聚最大“同心圆” 共谱创建“进行曲” 淮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纪实

整洁干净的街头,处处绿意盎然,鲜花绽放;十字路口,行人、车辆跟随红绿灯指挥有序通过,身穿红(黄)马甲,面带微笑的志愿者扶老携幼...

凤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台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