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微”平台 服务大农业

淮南日报 2019-03-01 10:18 大字

“近期阴雨天气较多,要抓住2月23日至26日天气间歇的有利时机及时防除麦田杂草。”“防除时先排出麦田积水,然后根据地里草相,选对路除草剂,每亩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做到不重喷、不漏喷。”近日,凤台县杨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通过微信平台科学防治小麦病虫害、加强春季小麦田管。大伙儿都说:“我们这个微信平台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方便了农户与农作物种植技术的及时对接,对我们的农业生产帮助太大了,今年的夏粮增收也更有把握了。”利用微信平台服务农业生产,提起这一实用、创新的农业服务模式,大伙儿首先想到的就是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凤台县农盼水稻机插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传安。

陈传安3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造成左腿残疾。在邻里们的眼中,他是不幸的。但是,陈传安骨子里的“不服输”却为他阴霾的人生辟出了缕缕阳光。从2004年开始,陈传安拿定主意进行示范、推广机械化育秧和机插秧新机械、新技术。2007年12月,陈传安成立了凤台县农盼水稻机插服务专业合作社。通过不懈的努力,目前发展社员300多人,流转土地148亩,服务范围辐射到周边市、县及国营农场,年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面积3000亩以上。陈传安年收入30-40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

然而,自小成长于广袤农田里的陈传安也深深地明白,技术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如何把应时、实用的农业技术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广大农户的手中,让大家在农业生产中少走弯路,最大限度地保障好农户的生产效益”,这一命题始终萦绕在陈传安的心头。他希望自己积累下来的丰富种植技术和经验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农民,同时,让大家在交流和切磋中,实现更多的提高与创新。于是,“微信”这一目前覆盖面最广的交流平台成了陈传安的不二之选。在县农业部门的指导下,2017年,陈传安建立了凤台县机插秧和病虫害统防统治两个微信平台。建群伊始,一些农民半信半疑,不愿入群。针对这一实际,陈传安通过发红包的形式引导合作社社员率先关注、加入,2017年当年入群30多人。去年机插秧期间,杨村镇周永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在陈传安组建的机插秧微信群调配下,开展跨区作业,获得不菲的经济收入。消息传开,“农业生产不用愁,农盼帮您解烦忧”成为杨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当地农民的口头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许多农户通过微信群收益,眼见的事实通过口口相传,在农户中形成了强大的“说服力”。如今,陈传安的机插秧和病虫害统防统治微信群成员已达400多人,服务范围从种植业扩大到农资农技指导服务。合作社如需要生产资料,可在微信平台发布供求信息;农民田间管理遇到问题可发到微信平台,农业专家和同行们通过微信平台进行指导或交流;水稻插秧期间,水稻秧苗、品种余缺的,可在微信平台上发布……实用有益的微信群架起了农业生产的供需桥梁。信息流、技术流、物资流在这座“金桥”上往来反复,叠加的效应呈几何倍增长。“沟通你我、互通有无”,农户的信心更足了、干劲更大了。

微信“小平台”,农民“好帮手”。随着入群人数越来越多,“小试牛刀、初露锋芒”的陈传安心中又有了更深层次的打算:建立“杨村镇农业技术和生产资料服务二群”,利用微信这个平台,更好地服务全镇乃至全县的大农业。

新闻推荐

“智能”校服切莫“失能”

澎湃新闻近日报道,一款“智能校服”正在西南地区一些中小学试用。这款“智能校服”融入红外感应、指纹识别及人脸识别等技...

凤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凤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