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门市部奏响惠民曲

淮南日报 2019-02-27 10:36 大字

近日,记者来到凤台县钱庙乡刘楼村村部时看到,一条马路之隔的老村部不时迎来骑电动车或三轮车的村民,原来大家是上这儿购买化肥来了——老村部改建成了农资门市部,仓库内整齐堆放着数十吨品牌化肥,一间办公室的货架上分门别类摆放着多种农药和种子。

“在这里买化肥好处可多着哩!既方便,又便宜,村里还代付部分新农合费用,而且我们贫困户到年底还有分红!”正在向三轮车上搬化肥的贫困户刘纪权乐呵呵地说,去年他们家就获得了600元分红。在刘纪权的指引下,记者看到门市部墙上挂着一块公示牌,上面列出了贫困户分红名单和金额。公示牌显示,2018年全村共有22户贫困户获得分红,最高的一户分到1000元。

“产业扶贫是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途径,但目前许多地方进行的扶贫产业大同小异,我们就想着避免同质化,要结合本村实际发展有特色的项目。”正在现场登记售卖记录的淮南银保监分局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丁士华介绍,2017年底,刘楼村村部搬到新的办公地点,老村部闲置了下来,2018年初,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深入探讨,决定结合当前国家产业扶贫政策,将老村部进行盘活,改造成经销化肥、农药、种子的农资门市部。

丁士华说,农资产品不愁销路,投资也不大,还能将村集体闲置的资产充分利用起来。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说干就干,多次前往县、乡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并形成具体的申请报告和产业方案进行报送。凤台县相关部门很快批准了这份产业方案,并下拨16万元扶贫产业发展资金进行支持。利用这笔资金,老村部被改造成长22米、宽12米、高5.7米的钢构仓库,成立农资门市部并于2017年7月对外营业。

“我们直接与厂家联系购买品牌农资产品,质量上让村民放心,而且价格更实惠。比如我们这的化肥,卖给村民每袋比市场上便宜10元左右。”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刘伟说,门市部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和可靠的服务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形成了农资供销两旺的火爆局面,门市部年销售额预计超300万元,可为村集体年创收5万元。

如今,农资门市部已成为刘楼村特色产业扶贫项目,除此之外,近年来村集体产业项目还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食用菌大棚种植项目、砖厂入股分红项目等,村集体年收入也从前几年的空白变成现在的超13万元,有效带动了村里47户贫困户的脱贫增收。

“我们不仅要在价格上让利于民,还要让村民们充分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丁士华说,有了农资门市部等项目的保障,工作队和村两委决定,每年从村里结余的资金里面拿出6.8万元为村民们代付20%的新农合费用,使村集体经济大发展惠及全村村民,“让产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村民,扶贫产业才会得到更多老百姓支持,产业发展的道路也会越走越宽。”

新闻推荐

凤台县“三突出七聚焦”促转型

本报讯初春时节,凤台县凤凰湖新区搬迁安置区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轰鸣的机器声,吹响的是凤台县只争朝夕、实干为先、...

凤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凤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