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新班子 换出新形象 增添新动力 ——淮南市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综述

淮南日报 2018-09-26 10:53 大字

本报记者 李东华

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自6月初启动以来,淮南市坚持统筹谋划、精细操作、稳步推进,日前全市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已圆满完成。换届后新一届村和社区“两委”班子成员7521人,平均年龄42.96岁,较上届下降5.54岁;大专以上学历3578人,占比47.57%,较上届提高16.5个百分点。新一届村和社区“两委”班子中交叉任职2158人,占28.7%;“两委”正职“一肩挑”的村563个、社区177个,占67.8%,两项比例均较上届大幅度提升。

坚持科学谋划,下好“先手棋”

淮南市超前谋划,坚持“调研摸底、离任审计、集中整顿”三结合,筑牢换届工作基础。

换届工作启动前,市委组织部提前调查摸底,成立5个调研组,分赴各县区开展调研,切实做到“六个摸清”。对全市村和社区进行了全面审计,共审计“两委”干部5444人。坚持“先整顿、再换届”,完成63个软弱涣散村和社区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着力巩固打击“村霸”成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涉黑涉恶村干部,形成了强大震慑。换届启动后,全市各县区、乡镇(街道)层层召开动员会,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座谈会精神,确保上级部署贯彻落实到位。按照分级负责、层层培训的原则,分县(区)干部、乡镇干部、驻村工作指导组、村党组织书记及村选委会成员4类培训,印制下发指导手册2800余本。市县乡共召开换届工作培训会353期,培训16426人次,有效保证相关人员熟知换届程序,严明换届纪律。

坚持督导指导,亮出“组合拳”

市委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制度,强化督导,确保换届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建立市领导联系指导制度,所有市委常委均安排联系指导1个县区,采取“市领导+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保县区的方式,强化责任落实,保证换届各项工作任务推动有力。建立换届工作流程图和进度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换届工作进度每日向市领导汇报,市换届办印发简报17期,对换届工作的选情动态和先进经验进行推广。组织各县区换届工作负责人前往武汉市考察调研,学习提高“一肩挑”比例的经验做法。开展换届知识测试,共1737人参加测试,对测试不合格人员进行通报,确保换届工作人员能力过硬,水平过关。成立了7个市级巡回督导组,分片对各县区换届选举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开展巡回督导9轮,对全市90个乡镇(街道)实现督导全覆盖,全面掌握换届选举工作动态,及时反馈存在问题。换届工作开展以来,省委换届督导调研组三次赴淮南市开展督导工作,对淮南市换届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坚持正风肃纪,树立“风向标”

坚持把严明纪律贯穿在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始终,抓住关键,多点发力,以铁的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

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严肃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纪律的通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在淮南日报、淮南先锋网、淮南发布等平台开辟换届工作专栏,制作纪律宣传横幅4946条。聚焦“八类人群”,开展“万名党员干部进千村入万户大走访”活动,全市8069名党员干部走访群众109196人,确保把政策讲清楚,把纪律讲到位。对摸排的90个重难点村和5个重难点社区进行全面梳理,摸清症结难点,形成“一村(社区)一策”。加强信访舆情信息预警预测预报,对发现的紧急重大信访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以事不过夜的原则妥善处置网上舆情。市级和各县区均制定了换届工作“1+3”应急处置预案,落实各级责任。建立了换届选举信访台账,对登记在册的信访件实行一案一档,分类处置,限时督办,及时反馈,现已全面处置到位。对凤台县、潘集区等涉企、涉矿村居较多的县区,市委专门派出工作组驻点指导,重点把控,妥善处置,确保换届环境和谐稳定。

坚持有序衔接,打好“收官战”

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结束后,及时抓好谈心谈话、班子交接、教育培训等换届后续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衔接有序,稳步推进。

制定《淮南市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考核评价办法》,从8个方面对换届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进行考核评价,对各县区换届工作评定等次,把评价结果作为县区党建考核的重要依据。下一步将督促指导各村居做好工作交接、配套组织建设、“两委”干部培训等工作,确保工作正常运转。新一届村“两委”正职市级示范培训班已于日前正式开班,各县区对“两委”成员的培训工作也已陆续开展,10月底前将实现全部村和社区“两委”干部培训全覆盖。

新闻推荐

淮南市12个项目农交会上成功签约

本报讯9月15日上午,合肥农交会农业招商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淮南市12个项目在本届农交会上成功签约,...

凤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