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幸福新生活 本报记者 周莹莹
7月17日,头伏第一天,骄阳似火,当记者赶到凤台县桂集镇淝西村高明侠老人的皖西白鹅养殖地时,一眼望去,水面上大白鹅挥舞着翅膀,抬着它高傲的头,在池塘里尽情地嬉戏。
虽然顶着高温,67岁的高明侠依然一刻不停地忙碌着。见到市残联扶贫队和村里扶贫专干都来了,老人很激动,像老朋友见面一样热情地和大家打招呼。记者和她拉起了家常。高明侠告诉记者,她从30年前就开始养鹅,那时候没有钱,只能养个10只8只,因为家里还有一个残疾的儿子需要照顾,所以养鹅的数量一直都很少。通过近30年的摸索,养鹅的技术是有了,但是最多的时候鹅的数量也只能达到80只左右,和儿子吃饱肚子都有些困难。直到2016年,她喂了150只鹅,村里帮她争取了6000元的扶贫产业直补资金,她就是用这笔钱,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现在她的养殖基地已经有了1000多只皖西大白鹅。
“还是党的扶贫政策好,不然俺哪有现在这么多只鹅啊!”高明侠的话朴实直白,却发自内心。“多亏了村里和扶贫队的帮助,俺们日子真是越过越好喽。”
高明侠的儿子今年42岁了,因为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家里贫穷,至今没有成家,只能跟着老母亲一起生活。好在他虽然腿脚不方便,却不懒不靠,帮助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这些年,和母亲相依为命一起养鹅,也让他觉得日子越来越好过,基本的生活已经可以保证了。
今年的1000多只皖西白鹅目前长势良好,只是酷热的夏天让它们也食欲下降,有些生病。扶贫专干刘传开看着老人有些着急,连忙安慰到:“天气热,大白鹅有些减重也是正常现象,给它们吃点药,用心照顾几天就好了。再不行,我帮你请专家来看看。”听了这话,高明侠紧缩的眉头舒展开了:“这些年多亏了村里干部的照顾,不然我们娘俩哪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啊!”高明侠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再过两个月,这1000多只鹅就能开始出售了,如果顺利的话,今年扣除本钱,还可以挣10000多块钱呢,说到这,高明侠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高明侠老人的日子虽然过得艰苦,岁月留下的沧桑已经爬满了老人的脸颊,但是和她交谈的整个过程,老人始终带着最纯真的笑容,眼睛里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信在当地政府和市残联驻淝西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老人的养鹅基地能越做越大,帮助母子俩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市残联驻淝西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立信告诉记者,自从他们驻村以来,了解到高明侠一家的情况后,就立即根据他们的情况,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几年来,帮高明侠一家争取了市残联的“千人千元就业”、“万人就业”工程等符合政策的扶持资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市残联驻淝西村扶贫工作队驻村以来,认真开展调研走访工作,在2018年的一次走访中,发现了一户因病致残的家庭,有两位重度残障人士,家庭负担重,生活异常困难。市残联负责同志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带领工作人员现场为残障人士适配了轮椅、护理床等辅助器具。此外,扶贫队与淝西村两委共同谋划,帮助淝西村在废弃水塘原址建设精养鱼塘一口,投放经济鱼苗,以提高淝西村集体经济收入,巩固脱贫攻坚工作。鱼塘规划占地约14.5亩,可提供工作岗位数个,经济效益数万元。鱼塘建成后,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取得村集体资产收益,能够夯实脱贫基础,巩固脱贫成果,帮助淝西村一步步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幸福新生活。
新闻推荐
省人大常委会继续在淮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执法检查 李明率队 张万方参加 陈儒江陪同
本报讯7月10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明率队赴凤台县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执法检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主...
凤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凤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