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小额信贷 “贷”动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马鞍山日报 2018-07-13 10:00 大字

记者邓婷婷

“扶贫小额信贷发放986户4378.2万元,新增4024万元,提前在全省率先完成省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今年以来,马鞍山市扶贫小额信贷投放力度可谓“势不可挡”,成效明显。昨日,市扶贫办传来消息,马鞍山市探索总结提炼的“户贷户用、自我发展,户贷社管、合作发展,户贷社管、合营发展”扶贫小额信贷三种模式,受到国务院扶贫办有关领导和省领导肯定,并作为唯一地级市在7月9日举行的全国金融扶贫培训班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成为“马鞍山经验”,全国推广。

“贷”来致富“活水”

看着成群的鹅在池塘里戏水,和县善厚镇凤台村的林基斌笑容满面,“多亏了小额贷款,我才赶着大鹅奔上小康。”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在2016年申请了扶贫小额贷款3万元,养了3200只鹅,当年就获利3.5万元,还掉了贷款。去年,他又成功申请了5万元贷款,“到目前,我又养了5100多只鹅,挣了5万多块钱。”

在马鞍山市各个贫困村,像林基斌一样,利用小额信贷增收、享受金融扶贫红利的贫困户还有很多。一直以来,马鞍山市把金融扶贫作为加快扶贫产业发展、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重要举措,坚持以政府主导、银行主推、贫困户主为的方式,精准施策、精准放贷,助力脱贫攻坚。

马鞍山市出台了《关于推进金融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成立市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县联动、分级负责、分块落实”的工作机制,确定人民银行马鞍山市中心支行、市政府金融办、马鞍山银监分局为牵头部门,确定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等为主办银行,定期召开专题会、部署会,加强督查调度,协调解决难题,监测扶贫小额信贷投放力度。马鞍山市还深入开展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宣讲,让镇村扶贫干部和贫困户充分了解相关政策,宣传金融脱贫成功案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种模式”把贷款用在点子上

林基斌的贷款拿到自己手中,用于自身发展产业,贷款也将由自己还清。这种“户贷户用、自我发展”模式将有限的资源精准地分配给有发展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了“滴灌”式扶贫。

而在环峰镇三龙村,贫困户中因病因残致贫和缺劳动力致贫的占80%以上,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不足,没办法独立经营又该怎么办?摸清发展意愿,共商产业路径,三龙村探索“村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金融脱贫路径,由村党总支牵头,组织召集有发展意愿的82户贫困户,利用8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和34.6万元财政产业补助资金,出资组建含山县三龙养羊专业合作社,实行“户贷社管、合作发展”。贫困户只需每年提供300斤饲料,每月参加养殖场内劳动一次,年底就能增收1500元左右,现如今的三龙村贫困户也是“喜羊羊”。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凤台街道开展企业消防演练活动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晓伟通讯员杨韫玉报道本报讯近日,凤台街道在青岛万汇遮阳用品有限公司开展消防演练活动。演练...

凤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