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变现”喜乐多 本报记者 贾 静

淮南日报 2018-05-03 10:44 大字

曾经,在凤台县大兴镇赵王村贫困户颜引娣的眼中,天是灰暗的,脆弱的心中总是淅淅沥沥下着雨,看不见阳光。自从丈夫几年前车祸去世,她一人拉扯两个孩子,劳心劳力、经济拮据,仿佛看不见光明,绝望在无边蔓延。如今,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村里的各项扶贫措施和民生工程为她的生活点亮了“希望之光”。

“看见了吗,俺这屋顶上装了几块光伏板,每天发电并到国家电网。什么都不用做,每年就有一千多元收入。这是俺们村里给俺们这些贫困户谋的福利。”在各项帮扶措施中,颜引娣对光伏发电尤为满意。

大兴镇赵王村是该镇两个贫困村之一,地处偏远,村里几乎没有任何集体经济收入。2016年,赵王村支两委一班人积极谋划,不等不靠,协调县扶贫办等相关部门争取项目,县扶贫办针对赵王村集体经济薄弱,资源缺乏、扶贫产业发展滞后的特点,经实地查看后,决定将绿色、环保的光伏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支柱产业。

项目落实下来,村支两委首先想到村里的贫困户。谁想,一开始,大家伙儿就不太乐意。原因就是,前期装置需要贷款购买。“本来就没钱,还让俺们贷款。效益还不知在哪儿,债先背上了,这咋行?”颜引娣说出了大家伙儿当时的顾虑,“当时俺还说了些不好听的话,现在想想真后悔。”

知道了大家的想法,党支部书记贾秀邦把大家召集在一起,算了一笔账解决了大家的疑虑。“按每户每天发电6小时算,一个3千瓦光伏电站每年发电3000多度,并入电网每度0.98元,一年约3000元收入。扣除政府贴息贷款买装置需要还的本钱,每年保底收入1200元。过几年贷款还清,3000元就是净挣的。最主要的,不需要付出什么劳动力,只要腾出自家房顶就可以了。这可是包赚不赔的好项目呀!”贾书记的一番话一下子掀起了大家的热情。

“俺当时听了,可兴奋了。俺家劳动力不足,这项目可不正适合吗?可是,听说还要看一看房顶适不适合装,不适合还装不了,俺这心立马又悬了起来。”直到经过论证,屋顶上的3千瓦光伏电站安装好,开始并网发电,颜引娣的心才踏实下来。“现在,俺们村都羡慕俺家可以‘阳光变现\’,这心里呀,就像天天都晒着太阳似的,暖洋洋的。”

在赵王村,和颜引娣一样家里装了光伏电站的贫困户一共有25户。如今,都依靠各级政府的各项民生帮扶措施摘掉了贫困“帽子”。颜引娣家如今人均年收入有6600余元。“底气足了,干劲也足了,生活终于有了奔头了。”颜引娣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采访中,赵王村党支部书记贾秀邦看着手机上安装的光伏实时监测APP系统上不断跳跃的数字笑着说:“今天阳光明媚,至少可以发280度电,一天就可以收益270余元。”原来,不仅仅这25个贫困户,赵王村支两委也协调上级扶贫资金48万元,利用荒坡地建设了一个60千瓦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年收益约7万元。“再加上产业拂柳垂钓鱼塘、蘑菇大棚等,村集体产业年收益可达15万元之多。”贾秀邦兴奋地告诉记者,赵王村已顺利地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贫困户也已全部脱贫。“这些收益我们主要用于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致富和发展公益事业,有钱了,可以干一些我们想为群众干的事情。”贾书记乐呵呵地说。

新闻推荐

淮南市数字城管系统2018年3月份考评情况通报

3月份,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县、区(管委会)及各相关责任部门(单位)紧紧围绕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目标,切实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全面履行城市管理职责,营造了干净、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现将有关情况...

凤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