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政协委员的创业扶贫情怀

江淮时报 2017-09-22 12:14 大字

凤台县政协委员、安徽良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王贝,艰苦创业,立志高远,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彰显政协委员的高尚情怀。

2012年,王贝从安徽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研究所所属的四创电子公司工作。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是个非常让人羡慕的工作。然而,王贝却有自己的想法。“工作虽好,但太安稳了,我还年轻,还是希望能‘闯一闯\’”。

2013年3月,王贝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决定返乡创业。当时羊市很火,羊价每公斤35元,他决定养羊,于是,他将9万元积蓄全买了小羊羔。一年后,羊价落到每公斤21元,王贝血本无归,他有些后悔辞职了。

生意亏完了,他只能在家人开的养猪场帮忙。直到有一天,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和中央电视台摄制组选择他家的猪场,作为福利化养猪专题电影的拍摄基地。王贝来了兴趣,“中国科学院,中央电视台,这么牛的单位为什么选择我家这个不大不小的养猪场呢? ”带着疑问,王贝咨询了顾宪红,顾宪红对他说:“你家的养猪场虽然不大,虽然不是最先进,但充满阳光、充满绿色、充满人情味。这种环境下长大的猪是健康的、绿色的,这正符合了我们福利化养猪专题电影的宗旨。 ”

从此,顾教授的一席话让王贝陷入了长时间的回忆中,“他这么一说,我不禁回想起这些年我妈做的一些事情。她在养猪场最先使用产床、地暖等设备,解决了母猪产仔、仔猪栏供暖等问题;安装湿帘、风机,使猪夏天不怕酷暑;种植牧草,修建发酵床,提高猪肉的品质;为了防止猪疫情区域化出现,她请农业专家办了很多次免费的养殖培训;为解决猪粪污染问题,她组织周边养殖户成立果蔬合作社,消纳猪粪同时得到绿色有机蔬菜……”

猛然间,王贝想通了创业失败的原因:眼高手低,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在一个行业不能沉淀几年,就想干出点成绩,实在幼稚”。摆正心态后,他重新投入到养殖业。

2015年,王贝注册安徽良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推出了优质黑猪肉等产品。今年4月,与台湾安佑集团合作建成年出栏9000头以上现代化、标准化新型养猪基地,基地配备先进的设备,采用自动化饲养方式,年出栏育肥猪9000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二次创业,王贝真的用了心。在他的带领下,公司自行研发的自动化喂料系统、饮水系统、加热系统、温控系统、仔猪保健系统、智能云生物安全系统等十余种知识产权保护专利正在积极申报中。猪舍顶棚光伏发电上网,猪粪污水综合处理加工液肥,仅生态循环利用一项,年收益增效将达到260万元以上。

一家富不算富,全乡人都富了才是富。公司运营步入正轨后,作为政协委员王贝心里始终牵挂着乡里的贫困户,当得知乡里还有54户贫困户需要脱贫,他主动找到乡党委、政府,承诺连续三年为54户贫困户每年每户兑现1000元养猪分红。王贝还通过争取合作事宜,与县扶贫、财政等部门签订合作协议,为贫困户入股200万元,公司利用猪舍闲置屋面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板680kw,预计年产电能111.7万度,公司“兜底”20年,每年从光伏发电收益中拿出30万元,作为扶贫资金,为全县200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分红,户均年可收入1500元,为全县***助力。本报通讯员 常开胜 刘长明本报记者 袁家权

新闻推荐

凤台县政协调研社区养家服务

本报讯9月14日,凤台县政协组织相关委室负责人深入该县凤凰镇、城关镇部分社区,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情况进行调研。县政协主席马士平参加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实地察看了凤凰镇芮集新村和城...

凤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凤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