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蘑菇拓宽脱贫致富路
本报记者 苏 强
“这是我们合作社新建的新型环保玻璃钢丝保温双孢菇大棚,这种大棚充分利用空间,节约土地,比传统大棚更具有保温、隔热、防火、通风便利的优势。”
8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尚塘乡安圩村的凤台县映玉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采访,合作社负责人孙国辉一边带着记者参观新建的双孢菇大棚,一边告诉记者:“我们是凤台县尚塘乡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今年基地已吸收了安圩、宋台两个村的26户贫困户开展产业脱贫。”
“我自己曾经也是贫困户,知道贫困户这个‘帽子\’戴在头上实在太重,总想早点摘下来。”在新建的双孢菇大棚里,孙国辉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创业经历。
上世纪九十年代,20多岁的孙国辉怀揣着梦想,跟随亲戚来到上海养猪,想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换取家人的衣食无忧。几年后,孙国辉积攒了一些资本,他想实现自己的创业梦,于是就拿出所有积蓄,又向亲戚借了十几万元,在上海扩建了猪场,养了200多头猪。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孙国辉养猪遇到了多年没遇到的瘟疫,所有的猪都“难逃厄运”,孙国辉的20多万元就这样打了“水漂”。
带着创业的“伤痛”,孙国辉前几年回到了家乡,贫困户的帽子也牢牢地扣在了他的头上。看到妻儿老小为了还债紧衣缩食,孙国辉的心头就像是被针扎了一样,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振作起来,一定要摆脱贫困。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孙国辉与亲戚闲聊到了种植蘑菇,这位亲戚告诉他,如果他想学可以免费教授。孙国辉再次鼓起了创业的干劲,他起早摸黑,刻苦学习蘑菇种植技术,2013年10月,孙国辉成立了凤台县映玉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安圩村建立了4个平菇大棚,当年获利3万余元。虽然收益不多,但事业小成却坚定了孙国辉创业的信心。次年,孙国辉又筹资50多万元,建了10个立体保温双孢菇大棚,2015年,孙国辉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成为了村里致富带头人。目前,孙国辉的合作社已发展到80个蘑菇大棚,占地近百亩,年产鲜菇100多万斤,产品远销北京、广州、深圳、长沙、无锡、合肥等地。
谈到未来打算,孙国辉告诉记者说:“现在我们基地主要采取产业带动就业、年底分红、免费传授食用菌技术等措施帮助贫困户脱贫。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规模,研发新品种,多种形式建立更大面积的基地,做大做强蘑菇产业,让贫困户不仅能够早日脱贫,还能够早日致富。”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银昌本报通讯员吴文波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政法委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深入推进稳定淮南、平安淮南、法治淮南和过硬政法队伍建设,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淮南...
凤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