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教我做面灯 二实小 四(7)班 刘博雅

淮河晨刊 2019-03-19 08:32 大字

自从我记事起,每年元宵节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姥姥做面灯了。面灯,也叫面盏,古时候就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这是我国长江以北的传统习俗。姥姥的老家在淮北濉溪,她小时候就和大人学会了做面灯。

话说正月十五这天晚上,我早早完成了作业,异常兴奋地跟在姥姥后面忙乎起来。只见姥姥先把黄豆面和白面粉掺在一起,再用温水和面,面和好以后,开始捏灯。我学着姥姥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面,把中间捏成凹形,顶端用拇指细细地捏一圈,然后在灯的边缘再捏上细小的褶子,再把灯的底座稍微收窄一点,面灯就做好了。

接下来,姥姥教我做难度最大的龙灯,拿来一块面搓成长条,盘在刚才做的灯上,用剪刀在龙身上左右对称地剪出鳞一样的花纹,再剪出龙角和龙须,最后在龙嘴里塞上一张红纸片当舌头,在龙头上点两个红豆当眼睛,一个栩栩如生的龙灯就完工了。最有趣的是,姥姥不仅按惯例为属牛的我专门做了小牛面灯,还设计了十几个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猪宝宝面灯,我和姥姥一边捏灯,一边笑得前仰后合。

面灯全部做好以后,上锅开始蒸,大约四十分钟左右,面灯出锅了。我把姥姥提前做好的棉花灯捻子插在灯槽里,然后倒上香油,将面灯一个个点燃,只见屋里瞬间亮堂起来!

姥姥告诉我,做面灯和点面灯,都有寓意,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希冀与期望。我望着自己亲手做的面灯,在心里默默祈祷:祝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比蜜还甜!

指导老师:李绍敏

新闻推荐

“妈妈式”服务精准帮扶 领跑园区企业“加速度” 濉溪经济开发区全力创造最优营商环境侧记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是区域经济发展不竭动力的“源泉活水”。从城市建设到园区打...

濉溪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濉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