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山芋情结 日月河

淮南日报 2020-03-13 09:00 大字

又到山芋收获上市的时节,每每看到街市上一袋袋光滑新鲜的山芋,每每经过烤山芋炉,飘来的烤山芋的阵阵香味总有一种亲切感,是山芋救了我的命,但同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胃酸,这都源于小时候山芋吃多了、吃伤了。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正值我童年时期。连续干旱粮食没有收成,饥饿折磨着人们,连村头的榆树皮都扒下来吃了,草根野菜都找不到。好不容易熬到1962年,分了责任田,我家分到十来亩地,种什么?那时缺水少肥,父亲买了山芋种,胡萝卜籽,插了几亩山芋,种了几亩胡萝卜。

父亲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式农民,远近闻名庄稼把式,善于精细作,每天黎明即起,很晚才休息,整天在地里拔草、锄地,带着我翻山芋秧。到了秋天开始收获,首先把山芋秧收起来晒干、堆好,冬天可以喂牛羊,山芋叶人可以吃,可以度荒年。然后,把山芋刨出来,削成片,撒在地里晒干,收好储存起来,一部分晚山芋就藏于地窖,窖起来留下第二年的种子,剩下的可以一直吃到来年春天。

山芋是藤蔓植物,播种时,把山芋藤剪成三四寸长一段一段扦插到垄上,每棵浇一点水,如遇雨天就直接扦插到土里,便可成活生长。山芋的名称各地叫法不同。有的地方叫地瓜,沿淮淮北叫白芋、山芋,广东福建叫甘薯,也叫红薯。为此明代科学家徐光启还专门写了《甘薯疏序》宣传推广种甘薯。

据史料记载甘薯原非我国本地物种,原产于美洲,后来又引种到菲律宾北部吕宋岛,明代嘉靖年间被福建商人陈振龙发现,是一种人们度荒年的好作物。便冒生命危险,连续两次偷运都没成功,第三次才把甘薯的苗种偷运到福建。经过试种正如徐光启《甘薯疏序》写道:“种之,生且蕃”。好在山芋对土地条件要求不高,路埂、塘边土地贫瘠、肥沃都能种,种下就能收。因此在当时南方推广后,养活了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后来传到北方,据说赶上乾隆年间,全国人口数量激增,解决了很多人的吃饭问题,山芋可谓是功不可没。

我家山芋收下来后,一天三顿就吃山芋,早晨山芋稀饭,中午山芋馍,晚上山芋汤,当时沿淮、淮北流传一句顺口溜:“山芋稀饭、山芋馍,离掉山芋不能活。”我当时一到吃饭胃酸就往上涌,端起盛山芋碗我的眼泪就出来了,不想吃,我爷爷就在旁边劝我说:“吃吧,不吃怎么搞呢?不吃你挨饿呀。”到了春天就吃山芋干稀粥。把山芋干磨成面,搅在锅里,烧开。中学时有的同学上学带馍。而我只能从家里用网兜背几斤山芋,在学校食堂的蒸笼里蒸熟吃。每逢星期六下午只上一节课,放学就往家里跑。二十里路一鼓作气跑到家便一头扎进厨房,端起母亲给我留下的一大碗山芋吃起来……

到了七十年代,家乡建了电灌站,修了水渠,推广旱改水。原来种山芋的旱地全都改种水稻,加上后来推广杂交稻,产量很高,种山芋的很少了。有的人家在塘埂、沟坎边种一点,山芋成了稀罕物了。现在只有沿淮一些岗地、湾地里种一点留自家吃。现在烤山芋、烤薯片、炸薯条都成了香饽饽,变身为休闲食品。山芋的延伸食品如粉丝、粉皮,淀粉就成了抢手货。据健康专家说,山芋含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营养均衡的保健食品,还有防癌作用。常吃山芋有助维持人体正常叶酸平衡,降低癌症发病风险,富含的膳食纤维有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和直肠癌的作用。因此,我即便过去一见山芋胃就反酸,我现在仍然坚持时常吃一些。因为,我与山芋有感情。

新闻推荐

动员全家献血的小学校长

“不能临阵战此疫,愿将热血扶病伤!无偿献血,我们全家总动员!”说这话的是淮北市杜集区高岳中心学校众城小学校长许成海。因抗...

淮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