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那些文化事 许世孝
刚解放时,农村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文盲,很多连扁担长的“一”字都认不得。1955年,全国开展扫文盲运动,从市里派下来一些知识分子到郊区农村当老师,把男女青年组织起来,开办夜校,学习文化。第一堂课,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的“學習”两个繁体字,笔画太稠,难学。为了便于记忆,后来就编了一首歌:“黑咕隆咚的天上,出呀么出星星,黑板上写字放呀么放光明,写了字,放光明,“學習”二字认得清,哎嗨嗨,“學習”那二字认呀认得清。”
普及文化还有一种方式,放洋片。市里下来的人,把大幅图画挂在墙上讲解,等于是看图解意吧。里面的内容总的思想是,没有文化寸步难行。画面上一台东方红拖拉机,旁边站个农民叫李二保,吸着一杆旱烟袋在犯愁。讲解员用教棍,指着画上的李二保和东方红拖拉机唱:“这里这里看哩——你看这个大洋片哩——拖拉机是铁牛哎,没有文化开不走哎。”
讲解员把教棍又指到第二个画面:李二保当生产队记工员。但不识字,就用碗里放豆子的方法计数。各家碗做上记号,谁干了一天活,就朝碗里放一粒豆子,碗里还画了一只老鼠。讲解员唱:“老鼠吃了豆子哎,打烂了碗哎!”
解放初期,物资匮乏,精神生活缺失。最悠久的传统文化,当数锣鼓和玩狮子。再就是一些唱大鼓的,唱坠琴的民间艺人,唱的内容繁多,无论是秦汉三国东西晋,还是隋唐二宋元明清,哪一段书,都能唱个几天几夜,让人听得如醉如痴。
而能够适合所有人口味的,当然是唱戏。乡下的戏,大多是一些草台班子,有的地方称这种戏叫“地扭子”。演出极是简便,任意找片空地,划出一片场子,小孩子在里边,就地坐成一圆圈,后面是大人,或站或立,参差不齐。再后面的,多半是踩着板凳。观众把戏场围得水泄不通。
正规的戏班子要搭戏台。戏台的材料是农业用的木制四轮大车,十几辆并在一起,上面铺上门板,牢固而又排场。演员在上面可任意翻展腾挪。
戏唱得最有名的,是李宝琴和二英子。解放初提倡婚姻自由,李宝琴的泗州戏《小女婿》,为宣传婚姻法风靡一时,还被邀请到北京演出。戏曲名旦二英子,唱红了淮北方圆百余里。二英子年龄十八九岁,不光嗓子好,人也漂亮,再化上妆,格外迷人。二英子是科班出身,无论唱念做打,还是手眼身法步,都是一流的功夫。唱的是泗州戏,又叫拉魂腔,多数是表现男女爱情的剧目。唱到男女互生情愫的当口,还不时朝观众抛个媚眼。人称二英子的眼是勾魂眼,勾魂眼配上拉魂腔,这一拉一勾,便夺去了人的三魂六魄。
二英子走后,村里有不少男戏迷像得了魔怔,都病倒了,这些戏迷的魂被二英子带走了。有人说,二英子回来了,戏迷们又精神起来了。
电影进入农村的时间也很早,解放初期就有了。不过都是无声电影,只有画面。放映的战斗片,大炮射击时,只能看见冒出一股烟,却听不见声音,就那已是让人很欣喜若狂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了有声电影,可放映的机会很少。那时候没人愿意去市里花钱进电影院的,那样在别人看来似乎不务正业。想看不花钱的电影,只有西边十几里路以外的双墩子,驻有雷达兵,偶尔放场电影。
村里放电影大多是在春节过后,那时人们对放电影的消息特别灵通,周边好多村的群众蜂拥而至,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来迟的观众,只好自带板凳坐在银幕后面看,还有许多小孩爬上树看。
电影场有上千人,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也休想出得来,若是大小便急了,那就活该憋在裤裆里。而电影场外围的观众更受罪,若在冬天,被刺骨的寒风冻得直跺脚。尽管如此,哪怕冻成病也舍不得离去。
当时,农村许多地方还没通电,人民公社化年代,经常放映前召开大会,因此,放映队在放电影前为大会发电照明、扩音,先为会议服务,会后才能放映电影。让人难耐的是那些大队干部,每一年放电影前,他们都要作长篇大论的演讲,讲得观众头都大了。先是大队书记谈政治:一国际,二国内,然后连到本大队。接下来是大队长对今冬明春的生产安排,还有妇女大队长强调计划生育工作,末了是住保主任:防火防盗,要注意安全。看电影是好事,但门要锁好,锅门口的柴火要清理干净……这本是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的,可大家伙却不领这个情,即使烧光偷尽,电影总是要看的。终于等到演讲完毕,放映员宣布,今晚演的是国产战斗片。全场欢声雷动!
在辛勤的劳作之后,农民们最奢侈的享受就是看一场露天电影。当时能放的就是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龙江颂》和现代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八部“革命样板戏”。当然也有《红色娘子军》《英雄儿女》《小兵张嘎》《南征北战》《白毛女》《渡江侦察记》《地道战》《地雷战》等。
到了文革时期,文化内容披上了政治色彩,古书不准看,旧戏不准演,整天学习《毛泽东选集》,唱的也是语录歌。各单位,各村都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还有“大批判小分队”,唱红歌。
一九七九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听上海下放学生说,许世友和杨得志在北京就能看到越南战场的画面,让人听起来荒诞不经,像天方夜谭。后来又听上海知青讲,他们家有台电视机。那时的农村,还不知电视机为何物?他解释说相当于小型电影。
坐在家里看电影?太离奇了!改革开放后,村里个别人家买了电视机,是黄山牌黑白电视机,十分新奇,每到晚上,主人家屋里都挤得满满的,像看西洋镜似的。
当电视进入千家万户时,电影已没人看了,悄然匿迹。进入二十一世纪,无所不有无所不能的电脑被广泛应用。眼下,集电脑与电视机合二为一的智能手机,巴掌大的屏幕,方寸之地,可见大千世界。
作者系淮上区吴小街镇太平岗村农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丁贤飞通讯员孟斌)日前,淮北市就楼道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出台方案,对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动真...
淮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