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孔雀”展翅飞

安徽日报 2018-07-10 11:43 大字

本报记者 丁贤飞本报通讯员 邓亚萍

展翅欲飞的孔雀,憨态可掬的小狗,衣带飘飘的飞天……日前,记者来到淮北市烈山区洪庄新村内的洪庄村民俗文化馆采访,形态各异的手工艺品让人倍感新奇。

“这些作品都是村民自己手工制作的,十分畅销。 ”洪庄村党委负责人骄傲地介绍道。

提起烈山,就不得不提这里的“孔雀”中国结。孔雀由当地村民用红线编织而成,曾经走进上海世博会,作为礼品走出国门。

“这只大孔雀是我们合作编织的,每个人完成一部分。”村民李翠华正在民俗馆内细心地剪着一段红线。

“这是用来编织孔雀的材料。一片小小的羽毛,得通过剪焊缝几个程序才能完成,可不简单呢。 ”

李翠华从事编织孔雀中国结的工作已经有六七年了。她告诉记者,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为了帮助村民们解决就业问题,村里请来了编织方面的专家,向村民们传授编织技能。就这样,李翠华和洪庄村的其他很多村民一起,走进了村里举办的培训班,学习编织中国结之路。此后,洪庄村内便多了一家文化艺术公司,公司的员工都是村里的村民们。

“计件工资,活可以带回家干,家务活不受影响,而且一个月的收入也不低。 ”李翠华说。

伴随着 “孔雀”一道作为礼品飞出国门的,还有洪庄村的民间剪纸。淮北剪纸名列淮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见到宋影时,她正埋着头用刻刀细心的“创作”一条小狗。宋影的剪纸技术,同样也是村里请来的淮北剪纸非遗传承人传授。

如今的宋影,白天在淮北市区的一家物业公司工作,“晚上在家我就喜欢研究剪纸,看着自己的作品被客户们‘追捧\’,我很开心。你看,这本里的飞天都是我剪的。 ”宋影指着面前的一个厚本子说。

“洪庄村有几十位村民在这工作。产品除了中国结、剪纸之外,还有泥塑、根雕等。其中,中国结和剪纸都是村民们手工制作,市场很不错。最近客户才订了一大批剪纸,村民们正在加班加点制作呢。 ”淮北市山湖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

如今的洪庄,因一系列类型丰富的文化产品而声名鹊起。洪庄村党委负责人高兴地说,村民们迷上“艺术创作”,收入增加了,农闲时业余生活也丰富了很多。

新闻推荐

淮北市杜集区法院 发出首份附表格民事判决书

本报讯6月22日,在淮北市杜集区法院审结一起同居关系析产纠纷案件后,原告任某拿到了案件的判决书。但与以往民事判决书不同...

淮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