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捉蝈蝈 ◆刘晓林

淮河晨刊 2017-09-11 10:14 大字

蝈蝈,俗称“叫蚰子”。

立秋以后,暑热渐渐退去,庄稼开始成熟,正是蝈蝈“振翅高唱”的时候。

蝈蝈喜食农作物的鲜嫩茎叶和果实,属于害虫之列,但并不惹人讨厌,人们反而喜欢作为玩物来饲养它。每年秋天庄稼快要成熟的时候,常常看到有农村人挑了一担蝈蝈笼子往城里去,每一个拳头大的笼子里面都装了一只蝈蝈,足有一两百个,它们全都在“引吭高歌”,叫成一团。

有时我会买一个蝈蝈笼子挂在阳台上,那蝈蝈的叫声很是悦耳,带着点秋天的味道,好像是在传递着乡村田野即将收获的信息,也让我想起儿时自己亲手捉蝈蝈的趣味。

在我十岁那年的秋天,父亲带着哥哥、我和妹妹回到在淮北平原上的农村老家去。离开了城市一下子到了广阔的农村,田野里即将成熟的豆子,高高的蜀黍,粗壮的玉米,还有张开嘴的棉花,我们对农村的一切感到那么的新鲜,那种高兴劲就别提了。而对我最有吸引力,兴趣最大的就是到地里去捉蝈蝈。

那时的农村不用化肥,不打农药,走在成片的豆子地、高粱地、玉米地里,蝈蝈的叫声此起彼伏,有时竟分辨不出声音从哪里传来。我和同伴循着声音慢慢地走过去,在庄稼的叶子上寻找蝈蝈的踪迹。

蝈蝈都很“狡猾”,老远听到它在叫,走过去离它十来米的时候,叫声便戛然而止。蝈蝈的颜色跟周边的叶子很相似,人们很难发现它的栖身之处。这时必须立即停止行动,不能发出一点声响,慢慢的让蝈蝈以为危险已经过去。当蝈蝈重新“引吭高歌”的时候,再悄悄靠近,在枝叶间发现它的身影。蹑手蹑脚走到它的跟前,伸出双手——— 这是最让人兴奋、紧张的时刻——— 迅速张开,猛地一合,哈哈,捉住了。任它在手中踢腾挣扎,也不敢有半点放松。那种高兴劲好像打了一个大胜仗,心中的兴奋真是难以言表。

大多数时候眼看着蝈蝈趴在叶子上,自己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双手一合,谁知蝈蝈的速度更快转眼就不见了,心中满是懊恼。

不过几天下来,还是捉了不少蝈蝈,收获还是很多的。

父亲从小生活在农村,农村孩子的很多技能他都会。他找来高粱秸秆,一节节折下来后,再一节节把秸秆的硬皮扒下来,劈成韭菜叶宽窄的细条,七编八编,编成一个四方形的蝈蝈笼子,我把捉到的蝈蝈放进去,又往里面放了一些豆叶、青菜叶,用一根细绳子拴着挂在院子里的树上。

孩子们喜欢捉会叫的雄性蝈蝈,而大人们有时会捕捉一些不叫的雌性蝈蝈。

那天晚饭后,姑姑把我叫到一旁,给了我一小撮像是炒熟了的米粒,黄亮亮的颜色半透明,我放到嘴里一嚼,又香又酥,真好吃。姑姑告诉我那是“母蚰子”(雌蝈蝈)的籽。捉了母蚰子以后,放到烧过饭的柴火灶里,一会就熟了,剥开以后吃它的籽。那种香味我至今没有再吃到过。

秋天又到了,如果能够遇着进城卖蝈蝈的,我一定会买一只挂在阳台上,听听那秋天的声音。只是听人说现在因为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田野里的蝈蝈也少了许多。

新闻推荐

当第一缕秋风起来的时候

◎人物:潘小平◎年龄:62岁◎教书时间:1977-1992年◎所授课程:写作、当代文学◎现在职业:作家◎讲述:潘小平1977年7月我毕业分配,留在中文系做了一名写作老师。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重要年份,对我个人的...

淮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