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水稻育秧师郑志威:书写青春奋斗诗 追逐崭新“农业梦”
郑志威在观察秧苗的生长情况。
“24小时消毒+24小时清水冲洗,这样育出的秧苗才会长得好、长得齐,而且出苗率高,不易有病虫害。”4月22日,在兴宾区凤凰镇富尧水库,水稻育秧师郑志威正在基地给工人们讲解育秧技术。他告诉记者,在机械化育秧工厂里,一粒种子从清洗、消毒、催牙、播种、出苗、炼秧直至插秧,需经历十多个流程。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郑志威说,这句诗不仅是提醒人们不要浪费粮食的“警示语”,也是每一粒种子的“奋斗诗”。
青春年少 父子跨海逐梦
郑志威,32岁,台湾省苗栗县苑里镇人。2016年,子承父业的他投身水稻机械化育秧行业,从台湾来到广西这片热土,谱写属于他的青春奋斗诗篇。
“干农活是我儿时最难忘的记忆。”郑志威说,从祖父到父亲、再到自己,他们家近40年都从事着机械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工作。而且,育秧机组在台湾发展速度很快,育秧量也大,每小时可播种2000~2700盘秧苗,一天可供500亩育秧,整季可育秧25000亩以上。
2013年至2014年,通过多次考察和农机部门的牵线搭桥,大陆市场吸引了郑志威的父亲;经过筹备,2016年8月,一家以“郑志威”命名的农业公司落户广西玉林。近几年,郑志威也来到广西,父子俩得以共圆“农业梦”。
“郑经理一点也不像台湾偶像剧里的男主角那样矫情又霸道,他很有亲和力,忙的时候还会跟我们同吃同住,我们都很佩服他。”凭借高度的工作热情和技术能力,郑志威得到了工人的肯定。
追梦遇挫 政策春风化解
“为了这次相聚,我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这首《漂洋过海来看你》是郑志威最喜欢的歌曲。他告诉记者:“当我第一次来到大陆,我的心情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十分激动又兴奋。”
而当记者问及,在大陆遇到过什么困难时,郑志威直言,多年前因没有大陆居民身份证,在经商活动中确实不太方便。“因为以前的台胞证没有磁条,每次住酒店、乘车都要提前准备复印件,很不方便。”2017年,郑志威计划乘坐动车从东莞虎门到贺州钟山县办事,他在网上完成购票后,因车站自动取票机无法识别台胞证,他只能到柜台领取。等他排完长长的队伍取到票后,很遗憾地错过了原本的车次。
2018年8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郑志威符合办理条件,顺利拿到大陆居住证,这让他的生活和生意都便利了许多。
立足当下 合作共创未来
俗话说“先成家,后立业”,在广西安顿下来之后,郑志威很快收获了爱情。“我的孩子今年两岁了。”郑志威告诉记者,妻子是台北人,目前在家做全职太太照顾孩子,让他能够在事业上全力以赴。
据郑志威透露,他下一步计划在广东廉江市发展育秧技术,开拓育秧农业基地。“广西水稻的发展前景非常好,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推广事业大有可为!”站在5000多平方米的育秧基地里,看着绿油油的秧苗随着微风摆动,郑志威满心欢喜。他告诉记者,2018年与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达成协议,连续两年为园区完成2000亩育秧订单时,他很满意,因为这意味着自己又朝着“农业梦”向前迈进了一步。
新闻推荐
排查“亚健康、不健康”党员 钟山县检察院以党建助推检察业务发展速写
□本报记者何雪“党员自检95分,同志互检93分,最终得到的党性健康指数是93.8分。”近日,钟山县检察院开展第一季...
钟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钟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