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众乡亲的“粽情粽意” ——贺州市市民节日文化生活扫描

贺州日报 2017-06-02 09:55 大字
□本报记者王钰

“不说快乐,说吉祥安康才是端午。”5月29日,平桂区望高镇的王大庆,为了端午节该送怎样的祝福语与身边的朋友“掐”了起来。

结果,王大庆胜出。王大庆说,因为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活的文化,应该得到很好的传承。

王大庆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以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一说最为广泛。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还有赛龙舟、包粽子和悬挂艾草、枪白杆、饮用雄黄酒等。”王大庆的爱人表示,作为贺州人最少不了的一项习俗,就是包粽子。

同样,对于家住钟山县钟山镇的潘国霖说,包粽子是他们家每年端午期间的固定节目,而且几乎每年包的都是五角粽。

“粽子包五角寓意五谷丰登,生活富足、和美。”潘国霖的爱人覃桂花这样理解,而粽子的馅料则由绿豆、红豆、玉米碎等杂粮和猪肉组成。

在潘国霖家里,覃桂花和家婆正在包粽子。只见她们动作娴熟地将新鲜粽叶卷好握在手心,舀一勺糯米填进去,放上猪肉,再添上拌好的豆子,尔后用泡过水的稻草将粽子裹紧,一个五角肉粽便做好了。

“从记事起,我便和家里人一起包粽子。那时我家里包的是那种四角的大肉粽,主要是加入板栗、红枣等食材,是甜味的。”覃桂花说,代代相传的手艺给端午节平添了温暖团圆的意味。

近年来,覃桂花的家公身体一直不太好。端午节期间,她还在市场上买了艾草、枪白杆和雄黄,等到农历五月初五那天,便将艾草和枪白杆挂在门上,求吉、纳祥,为全家人祈福,希望全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美满。

“对于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而言,端午节的种种传统习俗已经渐行渐远。”家住八步区信都镇的梁沛坚这样告诫身旁一同包粽子的晚辈,要记住传统、记住乡愁。

梁沛坚是名“老信都”,他说,八步近市区人家包的粽子多以绿豆、板栗和糯米为主料,口感以甜为主。信都的粽子和其他地方有区别,有以大豆、芝麻和糯米为主料,也有以绿豆、板栗和糯米为主料,但口感以咸为主。

“这不难理解,因为贺州地处三省交界之地,三角粽、大长粽、四方粽和五角粽,以及甜、咸等多种粽形和口味,经由潇贺古道、粤桂文化承袭而来,便有了‘粽\’的差异。”梁沛坚的侄女梁莹插话道。

要学会包粽子,其实并不难。梁莹说:“对于我们‘90后’来说,要把传统节日的习俗继续保留和传承下去,才是最大的财富。”

华灯初上。在钟山县县城广场,休闲散步的人们还没有离去,璀璨的灯光照亮了广场的角角落落。

家住居民街的卢发奎推着小车,和去年的今天一样照例出现在广场上,不为别的,只想有个好的摊位,因为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卖粽子和艾草、枪白杆、柴胡、崧筋藤的日子也仅此一天。

“我们卖这些东西也将近20年了,一来可以养家糊口,再则也算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管怎么样,传统习俗不能丢。”聊起端午,卢发奎兴致很高,还给记者讲述了插枪白杆这一习俗的由来。他说,“过去,为了躲避匪患,我们的先祖便躺在长满枪白杆的水沟里,翠绿的,高高、长长的枪白杆,挡住了土匪们的视线,也救了他们。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段往事,每到端午便找来枪白杆插在家里。”

卢发奎的故事,并不算十分精彩,但其中的缅怀和景仰总能引起共鸣。

近年来,尤其遇到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像卢发奎这样的小摊点生意异常火爆,经常是供不应求。经营这样的“小买卖”非常辛苦,挣不了大钱。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的回归,点燃了经营者的热情。

新闻推荐

慰问贫困学生 平钟高速执法大队党支部开展“六一”慰问活动

本报讯(记者毛艳姗)近日,平钟高速执法大队党支部成员走进钟山县公安镇凤岭完小开展“六一”儿童节慰问活动。凤岭完小位于G65包茂高速平钟段直线距离约150米处,是一所较为偏僻的乡村小学,...

钟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钟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