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产业“空心村”蜕变记

广西日报 2017-05-10 09:15 大字

本报记者 周 映 通讯员 廖超文

“应大力发展‘短平快\’产业,引进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要积极利用网络销售渠道,拓宽农产品销路。”——这是钟山县花山瑶族乡宝鹿村第一书记韦昌平的扶贫心得。

2015年10月,韦昌平到宝鹿村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在村民的眼中,他是济贫救困的好书记,不足一年的时间,就把一个产业“空心村”变成了瓜果飘香的特色产业村。

韦昌平在宝鹿村力推的第一个产业扶贫项目,就是把周期短、见效快的树形金银花中草药种植“搬回”村里。为了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他引进了贺州市巨欣生物制药公司负责苗木供应和技术指导,并与群众签订了最低保障回收价。2016年1月,宝鹿村46户农户在荒山上种植金银花100多亩,带动8户贫困户参与种植,2016年金银花种植共创收5万多元。

“第二年以后,金银花逐步进入丰产期,每亩收入2000元,外出打工的儿子不用每月都寄生活费回来了。”残疾人贫困户徐纯兰高兴地说。宝鹿村金银花种植基地,不仅套种着西瓜、红瓜子、红薯等蔬果,还养殖了黑凤鸡和蜜蜂,用“寸土生金”来形容这个立体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最恰当不过了。

以往,许多村民反映山里种植的生姜、茶油和野生蜂蜜没有销售渠道。韦昌平想起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的“微商”,于是拍了几张照片发到朋友圈,没想到电话、留言不断,大家纷纷预定。

“图片发出当天就卖了5200多元。”韦昌平说,群众尝到了甜头,脱贫致富的念头就更强烈了。于是,他指导村民成立了“宝鹿村绿源养蜂合作社”,发动50多户群众养蜂,并统一包装、销售,利用“网店”“微商”等网络销售渠道,成功搭建农村电商平台,进一步拓宽蜂蜜、生姜、竹笋、茶油等农产品销售渠道,每月成交额4000元以上,直接带动10户贫困户养蜂脱贫。2016年,通过“电商”“微商”及后盾单位订购等方式,宝鹿村成功销售土特产10万多元,为农户打开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在韦昌平的带领下,去年宝鹿村40户贫困户彻底脱贫,村民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4800元增加到了6600元。

新闻推荐

提案办理“回头看”解难题

本报钟山讯一排排车辆整齐地停放在指定区域,一间间商铺规划有序……今年春节期间,返乡务工人员走出钟山西站站台,无不为这里的变化感到欣喜。一年前,钟山西站站前还是另外一番场景:车辆停放杂乱无章,摊...

钟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钟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