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深度融入 服务大局 ——广西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系列报道之一

贺州日报 2012-06-21 09:08 大字

□中国组织人事报记者徐荷夏中南

八桂大地,古老壮乡,和着西部大开发的坚强足音和“北部湾速度”,正加速迈向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一极。

初夏时节,本报赴广西采访组,从桂西北到桂东南,深入南宁、百色、玉林、钦州、防城港、北海走基层,在防城港铁山码头、在北海高科技园、在钦州保税区、在百色大山深处,目睹刚刚封顶的防城港核电站1号机组的巨型穹顶,聆听建设者们一天填海造地40亩、7天盖起一层楼的一个个传奇故事。

大开发、大项目、大港口、大发展……记者在真实感受“风生水起”、“大潮涌动”的富民强桂发展气势和速度的同时,深切体会到了党建引领、人才支撑、干部服务、组织保障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坚实保证和强力推动。

凝聚各方力量,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

组织部门不管资金调配,不管产业项目,组织工作要出生产力,怎么出?“只有与发展大局高度对接、深度融合,把组织工作在党建、干部、人才等方面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工作才能体现价值,组织部门才能迸发活力。”这是近年来广西各级组织部门形成的高度共识。从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新建,到所到市县党委常委、组织部长,采访中,(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记者听到频率最高的词是“深度融入,服务大局”。

广西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扶贫工作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周新建说,“创先争优就是要给农民脱贫致富。”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广西组织系统上上下下对此形成了共识。

面对新一轮扶贫攻坚,2012年新年伊始,广西3000个贫困村齐刷刷迎来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周新建介绍说,广西是一个农业大省,目前仍有1012万贫困人口、3000个贫困村。扶贫,是广西新一届党委首抓的民生工程,也是组织工作深度融入服务大局的主战场。如今,从自治区、市、县党政机关择优选拔的3000名有激情、有知识、年轻有为的第一书记,正活跃在3000个贫困村。

百色市乐业县那伟村,记者见到了从县委宣传部来村任“第一书记”的顾桂源。他告诉记者,刚刚到任一个多月,已把全村7个村民小组212户人家基本走访了一遍。“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完成茶叶管护1100亩;完成砂糖桔种植150亩”,“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后,预计解决298户、1240人的行路、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年粮食将增加40600公斤……”顾桂源和村“两委”班子一起确定了全村扶贫工作的突破口。在防城港港口区光坡镇红星村,在贺州市钟山县回龙镇兴联村,鲍基石、宋海军等“第一书记”正带领村里的党员群众打响了脱贫攻坚战。

为了调动“第一书记”的积极性创造性,广西制订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不仅要在经济上给予补助,下去前符合提拔条件的先提拔、再下去,满两年后,表现好的干部还将优先重用。党委政府还出台了考核办法,公务员可以记功的要记功,符合条件晋级的将优先晋级。

今年,南宁市五象新区建设拉开序幕,30个工程建设指挥部同时开工,急缺干部。短短一个月,市委组织部从全市考察抽调了30名年轻处级干部配到新区建设指挥部。“深度融入,就要为发展搭建最好的平台,选配最强的干部。”南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雷应敏在介绍组织工作服务大局时说,“深度融入,上下联动,我们的工作重点紧紧贴近大局、跟上时代,把原来惯性的组织工作给激活了。”

早在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广西开展了“党组织服务年”活动。全区10多万个党组织、120多万党员参加了为企业解困和改善民生活动,3.2万多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服务企业14万家,服务群众4577万人次,帮助企业解决项目资金1822亿元,帮助基层解决困难和问题近30万个。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广西实施了结对共建、承诺联评、典型示范、党群共建、绩效考评“五大行动”,组织动员全区11.6万个基层党组织、210多万名党员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本职争优秀,为加快富民强桂新跨越注入了强大动力。

“凝聚各方力量,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理念之变,带来了组织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广西各级组织部门主动将组织工作职能赋予的党建、干部、人才等各项组织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高度对接,深度融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而在这种深度融入中,组织工作本身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频共振,焕发了勃勃生机。

拓展服务领域,从组织覆盖到工作覆盖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哪里,组织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党的工作领域覆盖到哪里,组织工作就服务到哪里。”广西各级组织部门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近年来,广西“两新”组织发展迅猛,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60%以上,有的地区达到80%。然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党组织建设步伐,出现了不少党组织建设的“空白点”,成为影响非公企业发展的“短板”。

“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非公党建、抓两新组织党建覆盖”。2010年9月,广西抓住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利契机,启动党组织组建“百日攻坚”行动,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分别从10.3%提高到25.3%、从8.2%提高到22.4%,全区新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2329家、新社会组织党组织1006家。

“百日攻坚”行动,带来了广西“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的四个100%。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100%建立党组织;符合组建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100%建立党组织;未组建党组织的“两新”组织100%选派党建指导员;已经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100%建立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组织。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党组织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这么强劲的动力。”站在600亩提子示范基地的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绿油油的葡萄架下,游人如织的火热场面,广西北流绿满地生态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家坤感叹道。建立党组织后,他的企业发展日新月异。2007年建立之初,公司推广的新水果农民不熟悉,没人肯种。公司的6名党员带头,每人都建起了一块先锋责任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富”,一年以后,看到每亩地7-8万元的收入,农民们争先恐后加入了合作社。目前公司已成为拥有600多亩提子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卫星基地种植达5000亩的龙头企业。

防城港在220千伏中路变电站工程等重点项目上分别建立临时党支部,成立“党员突击队”、“党员攻坚组”,为一批重点项目提供组织保障。有了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以百倍的自豪感、归属感和主动性,投身到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重要工作中,创造出了令人咋舌的“北部湾速度”。

“不论是供电紧张,还是招工问题,每次企业遇到困难党组织都会援手。陈书记有时候看到我们大门玻璃脏了还会顺手帮着擦一擦,简直就像是给企业‘打工\’,还是免费的。”回顾企业的飞速发展,北海景光电子公司总经理卢木溪对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工委书记陈勋不无亲切。

“在各地招商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用最好的政务环境吸引投资。”产业园结合创先争优作出承诺:企业的困难三天解决。正是有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产业园得以井喷式发展。几年来,朗科科技、长城计算机、冠捷科技等260多家企业相继入园,一个千亿元产业就这样破壁而出。

改进服务方式,从“幕后保障”走上“服务前台”

3月27日,一趟“央企广西行”的启动给八桂大地增添了无尽春意。短短几天时间,南宁集聚了107家中央企业的老总,签字、互换协议、合影,他们个个忙个不停。自治区政府与10家央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西有关市、县(区)、企业与29家央企签署35个合作项目协议,总投资约1135亿元。

只要善于整合组织资源,就可以把组织优势变成发展优势,组织活力变成发展动力。近年来广西各级组织部门果断地从“幕后”走向“前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取得明显成效。

“正是由于组织部门出面联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知名企业广西行\’活动才得以成行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自治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杨静华谈起组织部门帮助引资引才工作如数家珍。通过这次活动,广西与上海就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科研创新平台共建、企业科技攻关等签订了一揽子合作协议和11项投资合同,投资金额达85.4亿元。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直接指导策划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知名企业广西行”活动,以战略合作座谈、企业高峰论坛、重点项目推介、参与博览会展等“四大活动”,成为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一大亮点。

也是由组织部门直接牵头承办,2011年中央院士专家团来桂咨询服务活动成果丰硕:开展咨询112场,签订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10项,促成了一批先进技术落户广西。今年3月底,107家中央企业负责人云集南宁,给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商机和机遇,其中,组织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前期对接工作。

“最鲜明的主题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最根本的方法是抓好大事、统筹兼顾,最生动的实践是改革创新、攻坚破难……”,在年初召开的全区组织部长会议上,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对组织工作的评价是:组织工作得到了干部群众好评,为全区工作大局作出了贡献,取得了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效果。

在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关键一年,广西组织工作怎样深度融入,服务大局,广大组工干部在不断思索着,更用扎扎实实的行动实践着,努力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迈出新的步伐。

(原载《广西日报》)

新闻推荐

让群众共享医改成果

本报讯(记者曾志实习生黄志英)7月12至13日,以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医改办主任韩庆东为组长的自治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回头看”督查组一行5人到贺州市开展督查工作,督查组先后深入到八步...

钟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钟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