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匠心情倾六堡 山坡茶园里,满坡蜿蜒的六堡茶茶树葱葱郁郁,六堡镇梧桐村茶农邓丽生熟练地采摘新鲜茶芽,然后炒制,这是邓丽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

梧州日报 2018-07-22 13:04 大字

本报记者 全淦枚 文/摄

邓丽生是六堡镇梧桐村土生土长的村民,他对六堡茶有着自己的理解与坚守,多年来他脚踏实地,潜心囿于茶园,种茶、制茶艰辛,但他却苦中作乐,为的是自己心中的六堡茶味道。

好茶始于茶质

邓丽生现年44岁,是六堡镇梧桐村土生土长的村民,也是一个有着近20年种茶、制茶经验的茶人。他的工作时间从早上7点开始,时常要到晚上12点才能收工。种茶、制茶艰辛,但他却乐此不疲。

爷爷曾创办过茶厂,邓丽生自小喝着六堡茶长大,但与六堡茶的真正结缘,却是源于一次改变。

上世纪90年代,六堡茶市场一度低迷,眼见手中的茶叶堆积没销路,不少茶农纷纷放弃种植六堡茶,在茶山上种起八角。20岁出头的邓丽生,为了生活也和众人一样,收八角谋生活。1999年,六堡茶销路逐渐有起色。一天,一个朋友找到邓丽生,劝说他放弃收购八角,改收购六堡茶。原本对六堡茶就有着深厚情怀的邓丽生,在朋友的引导下,开始一门心思地去钻研六堡茶。

小时候,邓丽生常听父辈说,一杯茶的前世今生,只要一喝就知道,茶汤在老茶人口腔翻滚入肚,一杯茶水的分数就自然呈现,茶色的优劣,茶叶的年份和采制季节,甚至采自哪个茶区,结果一目了然。这让他感到很不可思议,甚至不愿相信。

自从从事六堡茶收购工作后,邓丽生明白了,茶人对茶的了如指掌,源于他们对茶的纯粹热爱与深刻了解,是印刻在骨子里的。

接触茶叶后,邓丽生对六堡茶的了解突破了幼时的朦胧感观,对六堡茶认识越来越深刻,进而对六堡茶的情感也更深了。在收购茶叶的那段时间,发现市面上各色各样的茶叶,质量良莠不齐,邓丽生想做健康的六堡好茶,而市面上的茶叶质量并没有达到他心中的标准。思来想去,他决定自己开山辟地去种茶、制茶。

喝茶就要喝健康的好茶,而一壶好茶,则源于自然,源于好的茶质,这是邓丽生的初衷。种茶之初,邓丽生凭借着小时候跟着父母种茶学会的基本种茶技术,满怀希望地种下一棵棵茶树。但是茶树才刚种下,除了收获期还要继续等待外,自己所种的茶树数量也不多,这并不能满足他想规范制茶的愿望,这让邓丽生感到苦恼,于是他想到向梧桐村的村民收购茶叶的方法。

六堡镇自古生产好茶,其气候、地形得天独厚,最适合六堡茶的生长。但其实除了天然的环境条件,好茶更多的是茶人对茶道的坚守和传承。

为了种植生产品质优良的茶叶,邓丽生坚持人工除草作业方式,不允许喷洒除草农药。20多亩的茶园,一般一个月要除草一次,而茶叶生长的高峰期——4月至7月,这段时间每个月则至少要除草两次。对于他的茶园而言,除草是一项大工程,20多亩面积,除一次草要花费一个星期时间,这期间每天都要早出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苦行僧般地埋头苦干。但是,不管如何日晒雨淋,邓丽生始终没有动摇过。此外,邓丽生坚持使用茶叶专用肥或者有机肥。他不怕辛劳,就怕茶种得不好。

为了保证收购的茶叶与自己种植的茶叶在同一个水平标准上,邓丽生多番耐心地劝说村民与自己采用相同的种茶方法。起初,大多数村民都不理解他,也不支持他,但他并没有放弃,坚持和村民沟通,推广自己的种茶理念。时间长了,村民逐渐看到绿色种植模式的长处,纷纷采用他的种茶方法。

邓丽生以自己的种茶理念创办了一间六堡茶茶叶合作社,与村里的农户签订了合同,向他们收购茶青。为了保证茶叶的质量,他经常到合作社农户的茶园看他们的种植、管理情况。

制茶传承古法

从六堡镇到梧桐村,沿途高山云雾缭绕,远离喧嚣,在如此原生态环境下的,茶园里六堡茶茶树一排排地争相生长,摇曳生姿。邓丽生最爱到茶园里看茶叶的生长,宁静安适的茶园风情,柔软着茶人的心。

邓丽生租用了梧桐村小学的旧教学楼,用于制茶的基地。每天,到茶园里闻一缕茶香,观鲜叶、查土壤、摘茶芽,下午回来基地,收购合作社茶农当天采摘的茶青,然后杀青、揉捻、渥堆、复揉……他忙得不亦乐乎。

每天,邓丽生都会收到茶农采摘回来的茶青,约400公斤,他当天加班加点把所收的茶青进行杀青。他雇佣了一名老师傅和他一起做茶。令他惊喜的是,近两年儿子和3个侄子、侄女也相继主动跟他学做茶。于是,老中青几个人搭档干活,心无旁骛地沉迷在六堡茶的世界中。大家分工合作,邓丽生上夜班,4个年轻人上日班,将前一天晚上杀青的茶叶进行反复揉捻、焙干等。

“与茶共舞”多年,邓丽生有着茶人对细节的严苛与坚持。多年来,不管市场如何变化,他都坚守在梧桐村,守着茶园,用传统古法制作六堡茶。“好茶五分在茶质,五分在工艺。”这是邓丽生的茶人理念,所以他亲力亲为种茶、制茶,在他身上,有着质朴的茶人“工匠精神”。

为了提高种茶制茶技艺,自2013年起,邓丽生多次跑去云南昭平等地,观看、学习种茶技术。机械化茶园种植确实冲击了他,但是冷静过后,他明白,不管别人的技术再好,对与众不同的六堡镇的地形、气候而言,也不一定适合六堡茶的种植。所以学习回来后,他并没有一股脑盲目照搬别人的技术,而是不断钻研自家茶园的地形、土壤等,结合六堡茶生长特色,灵活运用。

走进邓丽生的六堡茶制作基地,入目便是一个个大木架子,架子上摆放的是晾晒茶叶的大簸箕。另一旁,从云南特别定制的大铁锅摆放在炉灶上,柴火燃烧,茶叶逐渐褪去青绿色……邓丽生认为,六堡茶不同于绿茶等其他茶叶,所以他坚持用传统技艺去制作六堡茶,不厌其烦地做好每一道工序,每一次的重复,都是为了更接近心目中的好茶品质。

“贵精不贵多”,是邓丽生平衡茶叶数量和质量的态度。邓丽生制作的茶叶品质在朋友中很有口碑,大家不仅对他的茶叶赞不绝口,还为他执著痴迷的虔诚制茶态度所感染,也让朋友们敬佩。如今,邓丽生的茶叶基地小有规模,是梧桐村较大的农家茶制作基地。而优质的茶叶也吸引了客户来梧桐村找他买茶,不少初访者成了回头客。高峰时期,基本每周都有两拨客户前来买茶,更有南宁、柳州等地的茶企、茶庄向他订购茶叶。

邓丽生坚信,好茶不愁销路。这几年,他每年制作的茶叶在10吨左右,总量不多,但是也不算少,销售情况都是供不应求。他没有想过扩大规模,以便生产更多的茶叶,“好茶需要好的茶质,如果品质不好的话,扩大规模并不是我的追求。”邓丽生淡然道。

邓丽生的茶具极为简朴,如同他质朴的外表,闲暇时,他喜欢泡上一壶茶,细细品味自己亲手做的茶,与六堡茶进行深入心灵的交融。

新闻推荐

昭平:交通变迁擦亮特色旅游招牌

本报记者骆怡通讯员李竹珺左德强文/图6月24日,在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钟昭段(钟山至昭平)施工现场,工人们正抢抓施工黄金期建设...

昭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昭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