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做记者
□李军田
年幼时写作文常常不及格的我,不时会被人问起:“你为什么会做记者?”
记得读小学时,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让我们用“像……一样”造句,我踊跃举手,老师让我回答。
“晚上睡觉时,窗外的大树被风吹得像鬼招手一样。”“你见过鬼吗?鬼长什么样子的?”我的造句和老师的质问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从那时起,没见过鬼的我真的就想看看鬼是长什么样子的,而记者,正是探寻真相的一个职业。
一晃已经入行近20年,目前我已荣幸地成为贺州市宣传思想文化签约人才。虽然还是没有见过鬼,但下面这两件事,却让我坚定这条路没有走错。
2007年1月,我到被称为“麻风村”的市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康复病区采访,遇到一位叫陈信泉的老人。那时,陈信泉已在“麻风村”住了一年,伴随着陈信泉的,除了疾病,更有眼泪。
2006年,麻风病病魔缠上了陈信泉的身,村民得知后,把他赶出村子,谁都不敢接近他,而他的家人也不再理他,陈信泉只能在山边搭个草棚,过上“野人”的生活。怎奈身上的疾病一天天蚕食着他的身子,他终于倒了下来。医生发现他时,他正躺在草棚里奄奄一息。经过抢救,陈信泉活了下来,从此,他在那座被高墙围着的病区,与其他同样患麻风病的老人一起生活。
这样的群体,需要记者帮助他们向社会发出呼吁,把爱给予他们。
2008年,昭平县遭遇百年一遇的洪灾,我去了抗洪一线,在富罗镇石齿村委会陈村获得一个故事线索。
当特大洪水来袭时,村民都在逃命,91岁的钟群仙老人和家人也在往高处逃。不过,刚出门不久,钟群仙却想到床头的席子下放有100多元钱,她让儿媳妇回去拿,然后到安全地带汇合。儿媳妇拿到钱后,以为婆婆已经去了地势高的地方,也直往高处奔。谁知,村干邱绍光清点人数时,才发现钟群仙并不在其中。
“找人!”邱绍光等几名共产党员立即登上一艘小木船,在滔滔洪水中又驶往村庄。许久之后,有人发现一个柜子被一棵大树拦住没有被冲走,柜子外面露出一只脚。大家用力撬开柜门,只见钟群仙用衣服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就这样,钟群仙得救了。
这样的奋不顾身,需要记者去讴歌。
新闻推荐
本报昭平讯(记者/骆怡通讯员/胡枫)2月25日,开学季来临之前,昭平各中小学已开始着手备“粮草”。作为自治区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昭平县大力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营养改善,去年共拨付补助资金3456.88万...
昭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昭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