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十载坚守山村小学 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

南宁日报 2016-07-26 08:34 大字

李秀平在辅导学生写作业。

(图片来源:广西文明网)

在广西贺州市昭平县山区,为了山里孩子能学到文化知识、走出大山,李秀平夫妇从进入大广村小学任教那天起,就把家安在小学。无数个寒来暑往,夫妻俩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用赤诚之心照亮了山里孩子的求知求学之路。2016年3月,李秀平夫妇荣登“中国好人榜”。

大广村位于广西昭平县文竹镇,是这座小山城最偏远的乡村之一。在这样一个闭塞山村的小学里,李秀平与陆基凤这对教师夫妇已经坚守讲台近三十载。

两年前,李秀平老师因脑出血住院,病情危急时医生还下了病危通知书。尽管这样,李秀平老师还是坚强地挺了过来。

在陆基凤老师的悉心照顾下,李秀平老师的身体逐渐好转,虽然还可以在家休养一段时间,但因放心不下学生,他再次走上了讲台。

“我们俩都调到县城,孩子们该怎么办”

“叮叮叮……”学生们下课的铃声响起。过了许久,只见李秀平老师在爱人的搀扶下,朝着教学办公室走来。大病尚未痊愈,李秀平身体仍然很虚弱,所以行动起来十分缓慢,每走上几步,就得停在原地休息一会儿。

李秀平自1986年从广西贺县师范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到大广村小学任教。陆基凤是1989年开始任教,从一名代课老师到现在的小高职称,她在大广村小学陪丈夫一起教书育人26年,也已成为这所学校的“老人”。

单调的教学生活,或许旁人看起来会觉得有些枯燥,但李秀平夫妇却感觉非常充实而满足,三十年,教出一千多名学生。夫妻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尽心尽力为孩子们上好每一堂课,直到一拨又一拨的孩子跟他们挥手告别走出校门,走出这偏僻的小山村。

“全校一共7位老师,160多个学生。偏远山区要从外地招老师非常困难,即便来了也留不住。我俩又是本村人,所以一直坚持到了现在。你想想,要是我们俩都调到县城或者市里了,这些孩子们该怎么办啊?”陆基凤老师说。

大广村许多村民都外出打工,因此,学校有不少孩子是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跟随祖辈们生活,长年见不到父母。在隔代教育以及父母关爱常年缺失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厌学、逃课等不良行为。李秀平夫妇对这些留守儿童总是关怀备至,尽量去填补孩子们内心所缺少的那份爱。对于一些生活上有困难的孩子,还尽可能地去帮助。学生朱正芳的母亲很早就去世,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自小跟随爷爷一起生活,李秀平夫妇经常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现在朱正芳已经长大成人,但她还会经常说起李秀平夫妇对自己的好,这些情意她永远都不会忘记。

大广村有蓬冲、柳绿、中站三个自然屯,那里的孩子们上学必须要经过一条名叫桂江的河流,因此这些孩子要以渡河的方式上学。李秀平和陆基凤两位老师总牵挂着孩子们上学路上的安全。每天放学后,李秀平夫妇都会把孩子们护送到河边,一个一个地送上渡船,目送学生安全到达对岸后,才放心离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同样的情景定格成桂江边上一幅感人的画面。“把孩子交给李老师、陆老师,我们放心。”家住蓬冲屯的学生家长袁世发说。

“我能动了,我想重新去给孩子们上课”

2014年元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让一心扑在山村教育事业上的李秀平住进了医院……

那年1月19日,是放寒假的第二天。为了让离家远的老师能在开学前住上教师周转房,李秀平想利用寒假给教师周转房安装电线。不料,李秀平突发脑出血,晕倒在地。经过医院抢救,李秀平保住了生命,但是他的左手和左脚却完全失去了知觉。住院两个月后,李秀平回到学校宿舍疗养。

在接下来的日子,李秀平除了每天吃药,就只能躺在床上静养,但每天从教室方向传来的琅琅读书声,让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渴望重新回到讲台。

在妻子陆基凤的鼓励和陪伴下,李秀平开始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尝试锻炼失去知觉的左手和左脚。虽然每次走几步就大汗淋漓,但是李秀平乐此不疲,他总感觉每走一步,就能把回到课堂的时间提前一秒。

在妻子半年多的悉心照料下,李秀平的左手、左脚终于有了知觉,能够进行少量的活动,他说:“我能动了,我想重新去给孩子们上课。”

10个月后,李秀平拄着拐杖重新回到了他心爱的三尺讲台,继续为山村的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他说:“为了山里孩子的未来,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由于身体还未全面恢复,一节课下来,李秀平总是满头大汗,他准备了一条毛巾,时不时擦一下汗水。学生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都非常认真地听他讲课,而且主动帮助他从讲台上走下来。

“有一次我看他上楼梯时很艰难,随时要摔下来的样子,我就赶紧跑过去扶他。他生病以后,我以为他不会再上课了,没想到现在他又教我们,其实大家也很让想他继续教我们。”大广村小学学生何诗娆提起这段往事时,没有忍住眼泪。

学校的同事们也都劝李秀平尽量休养身体,争着为他分担一些课程。每到这时,李秀平总是微笑着说:“感谢大伙的关心和厚爱,相信我吧,能行的。”

“我愿化作一棵小树,为孩子们挡风遮雨”

“李老师生病后,最辛苦的是陆老师。”校长雷昆光说,李秀平上有87岁的老父亲和60多岁残疾卧床的哥哥,下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独生子,家庭负担十分重。在李老师生病后,整个家庭的担子基本上都压在了陆老师身上。

“以前我在教学工作之余,还能在山上种点茶树补贴家用,自从他病了以后就没这个精力了。”陆基凤说。

陆老师为家庭和学校两头奔波,李秀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对爱人是心存愧疚的。”他说,“结婚20多年,我一心扑在工作和照顾老人上,从来没有带她出去旅游过,哪怕一次也没有。我们最远到过南宁,还是因公出差。”说到这里,这个52岁的汉子脸上布满遗憾。

“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我希望能干到60岁退休,把校园建设好,给师生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另一方面,我也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关注农村教育,扎根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李秀平说。

当被问及自己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时,李秀平略显憨厚地说:“我觉得我是一棵小树,没有太大的能量,却足够为孩子们挡风遮雨;小树不像大树一般高不可攀,孩子们踏上我不够宽广的肩膀,一步一脚印,总有一天,他们将摘下儿时梦中的星辰。”

编辑点评

从青春韶华,到年过半百,李秀平夫妻二人把“家”安在了偏僻的山村小学。他们视学生为子女,用心呵护,潜心施教,帮助一批批孩子走出山区,而他们自己却始终坚守在大山深处。三十个寒来暑往,默默耕耘,辛苦付出。为照亮边远山区孩子们求学求知之路,李秀平、陆基凤夫妇用坚守诠释了乡村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据中国文明网)

新闻推荐

“大爱精神朴实感人” 还有市民联想自己,称要更珍惜当下,认真生活,好好对待父母亲朋

□本报记者胡枫“在中国,入土为安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但就是这么普通的两个农民,能把儿子的器官捐出来,救助更多的人。这件事让人感动,也值得我们学习。”5月6日,《贺州日报》一版刊出昭平...

昭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昭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