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百姓就医“通则不痛”

广西日报 2016-06-17 22:09 大字

世事微评

朱清建

据《桂林日报》报道,桂林、贺州两地14家医院医联体建设签约仪式近日在贺州市卫计委举行。在签约仪式上,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与贺州市人民医院、贺州市幼保健院、昭平县人民医院等13家贺州医院签约,组成了医疗联合体。

长期以来,看病难问题成为阻碍百姓实现病有所医的民生之痛。君不见,大医院人满为患,排不上号、看不上病是常事。反之,在家门口的地方医院,由于技术比较薄弱,患者的信任度不高,医疗资源相对闲置。其实,导致大医院与基层医院境况冰火两重天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各家医院的“各自为政”,没有很好地进行信息和资源共享,由此“不通”,加剧了民众的就医之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已于去年9月份出台。其中提到的分级诊疗制度,秉持的就是“通则不痛”的中医理论,目的是打通大医院与地方医院之间的就医渠道隔阂,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促进各医院各科室分工协作,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方便群众就医。

让百姓就医“通则不痛”,就须医疗服务“联而齐动”。近年来,自治区卫计委努力在广西范围内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如今,桂林、贺州两地14家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将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实现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临床医疗等方面资源与贺州13家医院共享,并在人才、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持,促进联合体内各医院提升区域影响力和辐射范围,努力帮助贺州群众缓解就医难题。而且,桂林贺州两地医院已在合作中约定,将在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这是两个设区市之间14家医院的良好互补。

说到底,同为医院和医护人员,无论身在大医院小医院,无论资源多寡技术高低,都该尽到救死扶伤之责,让医疗服务医疗资源“联而齐动”,缓解老百姓看病难。

新闻推荐

教授扶贫有高招

本报昭平讯(记者/蒋勤)“我们村一下来了几名教授,帮我们理清产业发展思路,摘掉贫困帽指日可待!”近日,贺州学院几名教授来到昭平县樟木林镇平田村,助力该村的扶贫。3个月前,贺州学院助教邓宏凯担任平田村...

昭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昭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