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果香飘 ——贺州市巧借水果产业开展***小记
□本报记者潘彩琳
连日春雨纷纷,让钟山县高效生态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核心区)的贡柑迎来了最好的生长时间,嫩绿的树冠张扬着旺盛的生命力。“示范区采用与周边的农业合作社和农户进行合作的运作方式,参与的农民人均年增收可以实现1万元以上。”该示范区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示范区正在对去年种下的果树进行春季管护并扩种果苗,每天都有上百名当地群众来示范区“上班”。
像钟山县高效生态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核心区)这样拓宽了农民“家门口的就业路”的水果产业基地在贺州市还有很多。一直以来,贺州市都高度重视发展水果产业,把发展水果产业作为富裕农民、扶贫攻坚的支柱产业来抓,不断提升壮大富川脐橙、八步三华李、钟山贡柑等特色水果,适度发展大果山楂、一年两熟葡萄、百香果等优新水果,加快形成“一县一品”“一果一业”的特色水果发展新格局。特色水果正成长为贺州市名副其实的农业“当家树”、农村“致富树”和农民的“摇钱树”,水果产业对拉动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支撑效益日渐凸显。
“去年我种的沙田柚一棵树就挂果200多斤,有将近1000元的收入,一个果园的收入4万元左右。”昭平县仙回瑶族乡的果农陆彬告诉记者,种果收入是他家脱贫致富的主要门路。特别是去年以来,当地政府给他带来的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生态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指导,大大提升水果的产量和品质,让他的水果卖出了一个好价钱。
陆彬所说的,正是去年以来,贺州市以实施特色生态有机果业工程为契机,推进特色生态有机果业建设,扎实开展定点调研、定点帮扶、科技下乡等工作,建立健全了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这些措施科学有序地引导群众发展水果生产,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了像果农陆彬一样的大批农民特别是困难群众加入种植行列,掀起了特色果业发展的新高潮,奏响了贺州市水果产业的“脱贫富民曲”。
“近几年,地方政府不断实施一系列惠农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现代特色水果产业,特别是贵广高铁的开通,钟山西站的运营,给我们在家门口创业带来了无限商机。”钟山县公安镇锡富村早禾山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周绍波告诉记者,他曾经是一个下岗工人,2014年与朋友合伙成立了合作社,种植了400亩百香果,走上了致富路。不仅如此,附近的群众纷纷来他的果园打工,这也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新渠道。村民杨丽莲说:“这里一年四季都招人,让像我这样要照顾家庭的留守妇女,也能打工挣钱,减轻家庭负担。”
特色果业是长期稳定的富民产业,也是潜力巨大的扶贫朝阳产业。“十二五”以来,贺州市大力扶持水果产业发展,果业呈现出规模更大、结构更优、地位更强的发展态势。水果产量由2010年的38.14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68.74万吨,年均增产超6万吨;水果种植面积由73.29万亩增加到92.92万亩;产值由6.77亿元增加到15.86亿元……这些数据背后的成绩是——全市农民人均有果、人均水果收入分别位居全区第3位和第5位,水果产业成了贺州市农民增收的“压舱石”和“助推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余良通讯员李浩)4月10日,“三月三”壮族歌圩节假日第三天,昭平县举办第二届“走马观画·穿梭梦幻思勤江”骑行活动,来自广西、广东、湖南、贵州四省区的130多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
昭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昭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