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青山共美丽 村屯景色新 ——贺州市强力推进“生态乡村”建设综述

贺州日报 2015-11-30 07:57 大字

□本报记者毛明志

每逢周末,居住在都市的城里人总爱往乡下走,到神仙湖泛舟看花海、下湾村露营野炊;看杨岩塘古风新景、漫步底村农民公园。

这是贺州市开展“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后出现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过去乡里人要到城市逛街看洋房,如今,乡里建起了一座座农民休闲公园、生态景观,让城市里的人欣然前往。

在“生态乡村”村屯绿化建设中,贺州市创新思维,强化措施,“突出群众参与主体、深挖乡村乡土内涵、打造生态乡村精品、壮大乡村生态产业、健全长效管护机制”五项举措,统筹“道路硬化、村屯绿化、水源净化、村庄整洁化”四化,发挥部门联动作用,扎实推进生态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全市实施绿化村屯2499个,其中自治区级示范村屯342个(包括扶贫村56个、移民村27个)、市级精品村屯25个、一般村屯2157个。

创新模式突出群众参与主体

贺州市在整合林业、扶贫、移民等部门资金的同时,探索群众自筹、政府支持、社会捐助、滚动推进的筹资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的参与热情,不仅解决了资金紧缺问题,还充分发挥基层民主,让群众投入到打造符合村民需求、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特色生态乡村工作中去,通过村级理事会自我管理等多项举措,使生态乡村建设工作强力推进。钟山县创新推行自筹资金、自主建设、自我管理、财政奖补的“三自一补”生态乡村建设模式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危朝安副书记作出了重要批示;自治区林业厅也下发通知在全区推广钟山县村屯绿化活动先进经验。

全市各地积极摸索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如八步区的“两筹两补”、富川县实施“五个一”、昭平县采取“一投一筹”、平桂管理区实行“三投”等模式都在活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严格标准深挖乡村乡土内涵

在实现自治区生态乡村“三化”及“三林两区一道双发展”工作要求基础上,贺州市创新编制“五个一”建设标准——建设一个农民休闲公园、一条环村绿道、一个文体场所、一处水面景观、一个整洁环境。这些进一步深化了乡村乡土的内涵,处处展示了贺州特有的气息。如今的农民,他们也可以三五成群在绿树成荫的环村绿道上骑车漫步、享受自然、休闲养生,享受文化生活,不少村落还依托沿河沿江、山溪池塘等水源地理条件,建设亲水平台、沿江景观带和荷花池,打造绿水环绕的水面景观。各村自然生态禀赋、民俗民风、地形地貌、村落建筑风格呈现不同的特点,古桥、古井、古樟展现出迷人的神韵。

示范引领打造生态乡村精品贺州市立足实际,明确流域沿线、路网沿线和片区条带等不同区位、不同类型村屯绿化重点,选取重点,集中攻坚,打造突显地方特色的生态乡村精品。富川县朝东镇秀水村、柳家乡茅刀源村,八步区莲塘镇马鹿坪村、贺街镇西南村,钟山县同古镇板桥村、燕塘镇玉坡村,平桂管理区沙田镇狮南村、鹅塘镇塘面村,昭平县昭平镇附城村、文竹镇文竹村等一大批精品示范村屯都显现各自的特色。

片区联动壮大乡村生态产业

“复绿”、“促绿”、“增绿”同步打造乡村生态健康产业。贺州市以“空心村”整治为突破口,加大对农村闲置废弃旧房的拆除力度,解决制约村屯绿化用地“瓶颈”问题。通过精心遴选建“点”,分类指导抓“线”,夯实整体绿面。突出示范点核心,有的放矢,辐射共享,形成生态乡村休闲游景观。钟山县开辟杨岩塘——茅栗岗——上黄龙——底村——凤凰——龙岩生态乡村旅游专线。昭平县结合百香果园、百日菊园、生态茶园构建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形成“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乡村游格局。富川县秀水状元村、神仙湖花海自国庆开园以来,观光人数达14.1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114.7万元。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了然于心的是贺州“与青山共美丽的生态村庄”。

新闻推荐

以良好作风奋力开创深化改革新局面

本报讯(记者李慧)12月23日,市长李宏庆到昭平县参加指导昭平县委领导班子“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他强调,要把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与做好当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起来,...

昭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昭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