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茶山村是我永远的牵挂!” ——记昭平县茶山村连任16年的村党支部书记李春枚

贺州日报 2015-10-23 07:59 大字

□本报记者胡枫

“她一个女人,能管好这个村的家吗?能做得了这个村的主吗?”16年前,当35岁的李春枚临危受命,当上茶山村村支书时,不少人都存有疑虑。但她一干就是十几年,每次换届她都是高票当选。如今51岁的她是大家眼中拼命的大当家,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把村里各项事业建设得有声有色。

她是村民的知心大姐,大大小小的家庭纠纷,大家都喜欢找她帮忙断是非。

在今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活动举行期间,她受全国妇联邀请前往北京,在西一区观礼台近距离观看了大阅兵。这是她第一次到北京,第一次见识了大都市的繁华,但是在她心里,茶山村才是她最热爱的地方。她说:“不管走到哪里,茶山村都是我永远的牵挂。”

倾心为民修致富路

10月中旬的一天,记者乘车前往茶山村,经过1个多小时的崎岖山路颠簸后,来到了满眼都是绿的茶山村。“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在茶山村村支部大楼,记者见到了李春枚。她的个头不高,衣着朴素,一双粗糙的大手温暖有力,脸上淳朴的笑容让人印象深刻。

记者请她聊一聊16年来在村里的工作感受,她笑了笑,说:“自己就是一个务实的人,做了点务实的事而已。”

光阴荏苒,十多年也不过弹指一挥间。但是回想起过去的茶山村,老一辈的村民却忘不了,忘不了那些“没有电,用的是油灯,大家到山外要走十几公里的崎岖山路,靠肩挑背扛的方式将松香油、茶油等农产品带到山外卖,再买回一些生活日用品”的日子。

李春枚说,其实上任前她也有过犹豫,但她最后还是选择了这份“苦差事”。过了这么多年,李春枚回忆当初的选择,她的解释是,“组织两次来做我的思想工作,这么多人信任我,那就努力试一试吧。”

不当家不知当家难,村道要改造、水库要整治、困难户要慰问……李春枚觉得,村里太穷了,要发展必须改变交通闭塞的现状,而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修路要征用周边村民的土地。有些村民说,“凭什么修公家的路,要占我的地,不同意!”

“路通才能财通。”李春枚一遍遍上门解释,“修水泥路是全村人的事,对大家都有好处。”山路不好走,有些村民的家比较偏僻,李春枚是早上出门,晚上才能回到家。李春枚的努力和辛苦,大家看在眼里,最后纷纷把田地让出来,而且全都免费出让田地,免费出工出力。

如今,在上级扶贫部门的支持和大家的努力下,瑶乡深山里的水泥路不断拓宽、延伸。全村3个自然屯所有道路得到硬化,率先在乡里实现通村公路水泥路硬化。除此之外,李春枚还发动群众自筹资金架起了三座长达8米的小型水泥桥,使各自然村屯实现了村村(屯屯)通车。险路变通途,全村1600多人从此出行顺畅。

“做村民工作,关键是要有耐心,工作一步步做,道理讲明白了,才能赢得村民的理解支持。”李春枚如是说。

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破解了交通瓶颈,李春枚开始琢磨如何才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茶山村山多地少,在多次实地调研和外出考察学习后,李春枚开始大张旗鼓地发动村民们开垦荒地种植茶叶。但是因为不知道茶叶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村民们对种植茶叶并没有李春枚想象的那么热情,大多处于观望疑惑状态。

但是,李春枚并不气馁,她和丈夫何世新率先在自己的旱地和林地种植,并组织村民到昭平镇、五将镇等地参观学习,同时争取有关部门资金扶持,通过示范带动,逐步吸引村民加入茶叶种植队伍。经过多年,茶山村的茶叶种植已发展到800亩,以茶叶为主导的农业模式初具雏形,农民的腰包也渐渐地鼓起来了。仅种茶一项,全村人均增收3000多元。

李春枚知道,仅靠茶叶彻底改变一个贫困村的面貌不太现实,于是她还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起,发动大家种植百香果、八角、沃柑等产业,同时号召村民积极兴建沼气池,大力发展“猪—气—果(茶)”三位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该村也因此被列入自治区沼气示范村。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为了解决村民增产不增收,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李春枚和其他村干部一道,多方寻找市场,在茶山村定点收购各类农产品,深受村民好评。

“脱贫致富必须依靠产业,有规模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今年,李春枚组织70户村民300多人在全村地势最好、土地最肥沃的杨士屯成立杨氏生态示范地。茶山村将以此为契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打造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生态产业,集中往优势特色种养产业化方向发展。

为山村孩子圆了读书梦

“以前是苦日子,现在是好日子。”村民张敏这样形容自己这十多年的生活。

这些年,张敏常年在钦北防一带打工,为节省路费连过年都很少回家,但他在村里却很有名,这是因为他有一双非常争气的儿女。大儿子今年大学毕业,留在南宁工作;小女儿还在桂林医学院学医。两兄妹是村里孩子们的学习榜样。

一家出了两个大学生,张敏成了很多村民羡慕的对象。然而十多年前,张敏却让村民们直叹“可怜”。先是经历了丧妻之痛,接着房子又被意外烧毁,光靠家里的三分地无法生存,张敏含泪将两个年幼的孩子寄养在哥哥家,然后他外出打工挣钱。

“我能有今天,要特别感谢支书,她帮了很大的忙。”张敏回忆,李支书先是帮两个在读小学的孩子申请了春蕾计划公益教育基金,再帮找学校免除部分费用,还找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孩子,现在还帮我们家申请危房改造的项目资金,“这些年,李支书和村委会为我费了很多心机,我都记在心里。”

其实,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仅是张敏家,多年来李春枚一直坚持深入各村屯,摸底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再把情况向乡党委、乡妇联和县妇联等有关部门反映,为贫困家庭争取相关政策扶贫基金等,让很多孩子因此圆了读书梦。

“读书改变命运,特别是穷人家的命运。”李春枚说。

带领更多群众奔小康

十多年过去了,茶山村人装上了电话,通了网络,很多村民家里买了电视,电脑、冰箱,新房子盖了,腰包开始有闲钱了。大家对李春枚的印象也从过去“看不惯”到如今“信得过”。现在,村民都爱找她论个是非对错,像妇女遭到家庭暴力,婆媳之间争吵,邻里之间矛盾,山林田地纠纷等,大家都爱请她出面,主持公道。

李春枚成天围绕村委工作转,家里的事情她很少管,作为丈夫的何世新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没有半点埋怨,再到后来主动承担家务,让李春枚没有后顾之忧。有丈夫和孩子的理解,李春枚的家庭生活一直和气美满。2014年,他们一家因此获颁贺州市“美丽家庭”称号。

“不摆架子,不发脾气。”茶山村委会主任黄寿昌说,李春枚解决问题很有办法,共事十多年村干部关系很融洽。

如今,茶山村通了水泥路,家家喝上了洁净的自来水,村活动中心建起了卫生室、图书室。茶叶、油茶、百香果、沃柑等种植基地发展步入正轨,畅销两旺。新的村委会活动中心正在新建,篮球场、戏台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茶山村越来越好了。不过,面对这些成绩,李春枚异常的平静,她说,群众的生活还不算富,茶山村的社会各项事业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明年重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带领更多群众奔小康。

新闻推荐

近日昭平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办证大厅又推出了一项新的

近日,昭平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办证大厅又推出了一项新的便民利民服务措施——“申请易”办证服务系统正式启用。“申请易”系统集申请人信息采集、指纹采集、手写签名采集、申请表格打印等功能为...

昭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昭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