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世界聆听来自山沟的琴声

广西日报 2015-06-26 16:53 大字

本报记者 骆 怡 蒋 勤 本报通讯员 刘 飞

“我不懂音乐,却不妨碍我创造最优秀的乐器。”

说这话的时候,黄韶羡特别自信。在昭平县昭平镇一个山沟里,黄韶羡带着50多名农民马不停蹄地制作吉他。“我们现在每月可以出产吉他1.1万把,80%卖到国外。”黄韶羡对记者说,目前他们的订单已经排到10月份了。

制作一把最普通的吉他,大约要经过200道工序。在昭平这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小县,这群会造乐器的人显得与众不同——他们是如何用一双习惯了农务的双手,把一把把精美的吉他送到世界各地呢?

1  试单,引来更多的订单

黄韶羡在工厂里搭了个简易阁楼作为办公室,尽管有点闷热,但可以第一时间到生产一线查看。他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一把“尤克里里”,这种四弦小吉他特别受孩子的喜爱。记者捧在手里细看,发现这把“尤克里里”上贴有封条,上边还有英文签名。

“这把吉他目前全世界仅有三把,一模一样的。一把在我这里,另一把在客户手中,还有一把代理商拿着。我们按照这个标准生产,到时客户按照这个样板收货。”黄韶羡说,这批吉他是一家著名的跨国连锁超市订做的,主要销往美国各大店面。

那么,这些订单又是如何到达昭平这个山沟里的乐器厂呢?原来,黄韶羡早年到珠三角地区的乐器厂打工。这些年,他掌握了吉他制作技术,还学会了跑市场。2013年,黄韶羡返乡创业,教会乡亲们技术之后,他每年都带产品到北京、武汉等地参加吉他展览会,了解国内外客户的需求,定制出有针对性的产品。

有的客户觉得吉他质量还不错,就让他们试单。随着合作深入,昭平这群农民“制琴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订单。“其实接国外单相对简单,对方一般先付30%定金,检验合格收货付全款。”黄韶羡告诉记者,如今他们已经拥有了两个加工区,出产民谣吉他、古典吉他、“尤克里里”等产品,销售到欧盟、北美、南美、东南亚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创业,5万元蹒跚起步

厂房里,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着——切割出琴颈、制作音梁、镶边、音孔圈装饰、定音、打磨、上色、抛光、装上拾音器、琴桥和琴弦……“每个工序都不能乱,更不能马虎,不然质量就大打折扣了。”工人蔡艺对记者说。

当初回乡创业的时候,黄韶羡仅仅带回两名技术工及5万元现金。后来每招进一名工人,他们就手把手教技术,直到熟练掌握为止,尽管如此,这对于常年从事农务的农民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蔡艺提来一把吉他介绍说:“你看,我们现在都采取‘燕尾接柄\’的工艺,这是吉他生产最重要的环节,也是目前行业里比较先进的做法,比起以前采用的‘削钉接柄\’, ‘燕尾接柄\’不需要钉子,且要稳固得多。”

生产过程要求高,好在都是乡里乡亲的,工人们很刻苦,也很认真,经过不断地训练,终于达到了上岗要求。

哪怕是在最困难的头几个月,工人们也拿出实际行动来支持。蔡艺说:“每名工人月薪大约3000元,刚开始工资都发不起。我们就对黄韶羡说,困难大家都看到了,工资等挺过难关之后再发吧。”

就是靠着这份团结和包容,这个团队顺利渡过了难关,一天天成长起来。

3  转型,渐别“嫁衣”创品牌

“昭平县森林覆盖率超过80%,林木资源丰富,有不少吉他所用的白桦树、鸭脚木树等。能带领乡亲致富,这是我回乡创业的初衷。”黄韶羡对记者说。

这几天,黄韶羡一直在黄姚镇考察土地,准备新建一个生产区。按照他的规划,这个生产区不仅生产吉他,还生产肩带、琴弦等周边产品。“我们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购不少材料,比如每条阴梁需0.8元,而且生产这种阴梁并不难。如果我拥有全套产业链,生产一把吉他可以节省成本30%以上。”黄韶羡说。

目前,黄韶羡的团队主要是帮一些大品牌代工,其中不乏国内外一些知名品牌。长期为他人做“嫁衣”,这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现在,他们已经邀请广告公司来帮忙设计品牌标识,打算在吉他上烙下有关黄姚古镇、桂江、森林等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Logo。同时借助昭平县的旅游资源,把吉他打造成旅游产品,打响自主品牌。

说起未来,黄韶羡信心满满:“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关心、客户的认可,让我们找到了创业的价值。我们只有坚持把事业做强做大,才能回报父老乡亲。”

昭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昭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