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以群众的表为准” 昭平法院探索乡村司法便民服务新机制

贺州日报 2014-11-13 08:18 大字

本报讯(记者王万程)11月11日上午,罗援朝大爷面对记者说,他要为“一点半法庭”点赞。

住在北陀上贤村(村名)山冲尽头的罗大爷,去年因与邻居土地纠纷成了被告。昭平法院北陀法庭通知罗大爷早8点半出庭,罗大爷说:“路太远,不方便。走完村道走乡道,前前后后要三个多小时,根本到不了法庭。”

让罗大爷心疼的还有钱:“如一定要8点半赶到,就得包车,至少得300元,舍不得。”

这咋办?为了确保被告人出庭,法庭根据“罗大爷的时间”,将开庭时间推迟到11时30分,中午不休庭,到中午一点半,基本审理完了案件。

“法庭的安排太好了!”罗大爷向记者竖起了大拇指。

“过去,经常有群众因路途遥远导致无法出庭。为了方便群众,我们根据群众与法庭的距离,计算他们赶到法庭所需要的时间,把本该8点半开庭的庭审,推迟到9点半或十一点半,这种推迟开庭时间的方式,既保证了出庭率又为群众节约了资金。”昭平县人民法院院长周厚书打趣说,“过去人们常说‘官大表准\’,我们现在是‘以群众的表为准\’。”

在乡村案件审理中,昭平这种推迟开庭时间的方式,常导致庭审时间普遍延长至下午一点半,被群众亲切地称之为“一点半法庭”。

现在,这种克服“官大表准”的司法便民服务理念,成为了昭平法院创新审理乡村司法便民服务的“法宝”,他们先后推出了“一点半法庭”、“夜间法庭”、“假日法庭”、“赶集日法庭”、“晚间立案”等,一个个小创新,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乡村司法便民服务新机制。

法院为群众着想,群众给法官点赞,多年来,该院调撤率都高达85%左右,执行工作连年实现“零涉执上访”。这不,前几天,广州的高香云女士向昭平法院一位干警发短信表示感谢:“你们的‘夜间立案\’很ok,谢谢你们。”

原来,北陀镇敬业村村民张某,欠高女士货款4.3万元,久拖不付。高女士奔波数百公里,到张某家乡请求起诉,到达北陀法庭时,已是晚上8时。

北陀镇距离县城80多公里,非常偏远,且一路都是弯弯曲曲的山路,镇区内连家宾馆都难找,如果高女士第二天去立案,她又得跑不少冤枉路,怎么办?

“立案请拨电话****,我们24小时为您服务”,法院门口的一块提示牌,让孤单无助的高女士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她将信将疑地拨了电话。

10分钟后,值班法官赶到,高女士的燃眉之急立解。

看到高女士的短信,这位法官是这么回复的:“不用谢,你最需要我们的时间,就应该是我们上班的时间。”

■快评

不妨和群众“对对表”

记者在农村走访,经常听到一些干部说“群众没有时间观念”、“群众组织性纪律性不强”、“群众不懂事,瞎捣乱”。然而,记者走访群众,群众却说“我们赶到医院,医生下班了”、“我们到了政府,政府关门了”、“总见不到人,当官的不办事”。如此,官方说:“我在的时候你不来。”群众说:“我来的时候你不在。”于是,你争我吵,互相不理解,渐渐产生了隔阂。这问题咋解决?昭平法院“以群众的钟表为准”,与群众“对对表”,创新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看似复杂的矛盾,立即就解决了。这事儿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以群众为中心,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换位思考,真切感受群众对解决办事难、民生保障难、权益维护难、基层强化难等问题的期盼,从中找出规律、找出特点、找出症结,然后,和群众对对表、并并步、拉拉手,不少“最后一公里”问题或许就可迎刃而解了。

新闻推荐

统筹推进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本报讯(记者李慧)12月10日,自治区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于瑮率自治区文化厅调研组到贺州市,就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调研组在八步区、昭平县...

昭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昭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