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工作室搭起民意“连心桥”
□本报记者汪永虎
通讯员刘飞胡弓
“一遇刮风下雨天,昭平大桥至下岸小组的道路就成了‘泥水路\’,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今年的3月20日,昭平县昭平镇上岸村城背小组村民龚家庆一行5人冲进村委党代表工作室,情绪激动地质问道。
对于村民的激动情绪,党代表陈石生没有介意,而是当场拿起电话,向镇里和县里有关部门一一打去电话,协调他们前来现场实地调查,就地拿出解决办法。
如今,带头“闹事”的龚家庆总是满面春风,眼看着“泥水路”变成了3.5米宽的“水泥路”,逢人便夸:“党代表在身边,民意能直通领导,路通了,气顺了,心也近了,一大好事!”
“党代表工作室的工作,实现党代表闭会期间不‘休会\’,成为镇党委、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党和群众的连心桥。”昭平镇党委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今年3月份该镇实施党代表接待日工作以来,群众“不再闹事”,党代表服务“更加贴心”,有效化解了诸多大小问题和不稳定因素。
“以前是五年一次的党代会,会上举手表决,会完了就没事了。现在每个星期一我都是党代表。”作为常驻党代表工作室的周振锋来说,党代表每周的入驻制度,接待党员和群众,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是他的分内事,也是幸事。
“党代表工作室不是形式,而是真正干事的载体。”昭平镇组织委员刘森飚说,党代表工作室调解与一般的司法调解不同,党代表们多数来自群众中间,对所在村情况熟悉,威望较高,容易收集信息,能及时解决群众纠纷。
为进一步发挥党代表工作室的民意“连心桥”作用,昭平镇依托党代表工作室,进一步完善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制度,组织开展党代表“三联三问三帮”活动,构建网络化格局,并经常性组织党代表基层走访调研,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使党代表真正成为了服务党员群众的“贴心人”,实现服务时间常态化。
截至目前,该镇工作室共收集意见和建议47件,其中村级层面办理35件,镇级督办12件,协助解决垃圾池、道路硬化、饮水等群众反映实际问题45件,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办结率达95.7%。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汪永虎通讯员刘飞胡弓茶园种植面积17万亩,通过无公害认证11.2万亩,干茶产量7500多吨,总产值8亿多元,农民人均茶叶单项收入达1750元——这一组组数字表明,2013年,昭平...
昭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昭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