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好“明白墙” 拆了“隔心墙”

广西日报 2012-10-14 18:56 大字

本报记者 王万程  本报通讯员 刘 飞

“桐油坪小组道路维修3000元、汉塘小组抽水发动机维修500元、江塘小学围墙维修1500元、汉塘铁索桥维修1500元……”10月10日,记者到昭平县马江镇江塘村走访,在村务公开栏前看到村委会把第三季度村里收入支出、危房改造名单等情况贴在上面。

江塘村这块村务公开栏,只有10多平方米,村民称它为“明白墙”。以前,村里没有这块墙,但群众心里却有块“隔心墙”,村干部干什么群众不知道,村里的经费怎么花群众也不知道,干群隔了一条心。

后来,村里建了村务公开栏,然而,村务公开并没因多了一块墙而落到实处。当时一些村干部还没有认识到村务公开的重要性,以为建这块牌子就是给“上面”看的,做样子罢了。因此,搞作秀式公开,上面来检查时就张榜公布,检查人员一走马上又收起来;搞拖拉式公开,拖至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公开一次,且内容不具体,让群众因时间长而记不清楚,无法监督。由此一来,村民对村里的工作从“不了解”走向了“不理解”,多了一块公开栏反倒添了“堵”。

事实上,“多了一块公开栏反倒添了堵”的现象,在昭平县所辖的152个行政村里曾经并不新鲜。针对这种现象,昭平县组织人员进行深入调研,听取民意,查找原因。最终提出了“六个公开”,即及时公开涉农收费、惠农政策、村级财务收支、监管制度、监管责任和投诉渠道,并限定时间:需要公开的内容必须事前一周内公示,事后一周内公开。这一制度,立即发挥了村务公开栏的效果,在江塘村就立竿见影。

村民吴永安说:“现在,村务公开能想到我们心里去,亮了干部的箱底,露了集体的家底,明了群众的心底。公开栏成了全村2000多村民关注的焦点,危房改造户、计划生育,村规、村务,大事小情,一目了然,有了这堵墙,心里透亮。”

该村一干部说:“村里有什么项目,搞什么建设,在公开栏公示后,通过党员、群众代表决议,花每一分钱都要让群众在‘明白墙\’上看个明白。气顺了,人和了,上访的没有了,和村干部吵架的也没有了。”

新闻推荐

区直机关十杰青年走基层传递正能量

本报昭平讯(记者/蒋勤通讯员/胡枫)农舍、水田、青山、村民……一个身背相机、手拿纸笔的年轻人,长期坚守在广西最艰苦的地区,却始终心怀崇高的新闻理想,通过自己的脚板底“踩写”出一批感动社会的...

昭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昭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