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贺州“生态新政”引导良性循环

广西日报 2012-04-09 19:22 大字

本报贺州讯 (记者/谢彩文 通讯员/李季芳)昭平县平水村因茶园而美丽,也因茶而扬名。这个小山村的茶,主销新加坡,每公斤售价高达9.2万元。平水村及周边3000多村民兼职管理茶园,每年人均增收1万多元。

贺州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70.5%。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拥有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两个、国家级或自治区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11个、农业生态旅游园90个。2011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424.13万人次,同比增长14.4%;实现旅游总收入27.74亿元,同比增长25.36%。

良好的森林植被涵养着水源,为贺州水电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全市拥有水电站201座,装机容量近100万千瓦,建有独立电网,成为中国第一个水电电气化市。

森林密布、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贺州,已经成为优质蔬菜、脐橙、茶叶、马蹄、梅李、烟叶、红瓜子、瘦肉型猪和优质肉牛等优势农产品基地。八步区、富川县、昭平县先后荣获“中国李子之乡”、“中国脐橙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称号。昭平县文竹镇“山顶植松、山坡种茶、平地栽果、河谷种竹、树下养鸡、林间养蜂”的立体种养模式已经很成熟。平桂管理区沙田镇则“春种稻谷秋种马蹄,庭院栽果楼顶养鳖”。贺州市每年约有200万头生猪、上千万羽家禽、上亿公斤蔬菜销往广东和港澳地区,是名副其实的粤港澳绿色“菜篮子”、“肉篮子”和“果篮子”。

养殖业的兴旺带动了新能源产业发展。全市17.5万座沼气池年产沼气7834.5万立方米,相当于节约薪柴34.82万吨,保护森林面积13万亩,生产优质有机肥43.52万吨,直接为农民增收节支约3.48亿元。“猪-沼-果(菜、茶)-灯-鱼(鳖)”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大面积覆盖,以“大猪场+大沼气+大果场”为主要模式的富川新华生态种养长廊、麦岭生态种养长廊已基本建成。

新闻推荐

“上访户”转为“息访人”

本报记者王万程本报通讯员刘飞“李德华,你怎么又带群众上访来啦?上次的事情不是解决了吗?”“嘿嘿!我们不是来上访的,是去上课的!”“上课?你们要去上什么课?”“县桑蚕办开了一个...

昭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昭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