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个产业带富一万农民

贺州日报 2012-03-30 09:13 大字

□本报记者黄锦维黎远光

通讯员黎祖叠

到2016年,种植优质脂材两用马尾松20000亩,带领2000名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将公司打造成市、县重点龙头企业;到2021年,种植优质脂材两用马尾松50000亩,带领5000名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到2031年,种植优质脂材两用马尾松100000亩,带领10000名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产值15亿元……

提出这个宏伟计划的是昭平县惠新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成立至今还未满一年,董事长叫李惠新,是一个刚冒尖的“农民女老板”。

“我之前是做电信生意的,之所以改行种树,主要是想帮助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因为,我家也是农村的。”3月8日,在昭平县略显拥挤的惠新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总部,李惠新对记者说。

李惠新的家在昭平县五将镇。改革开放至今,周边镇村的许多农民基本实现了“小康”。但五将一些边远山区的农民走的还是外出打工这一条路。

李惠新经过调查,发现五将镇农民难以脱贫致富的主要原因——林地产出效益低,农民“守着金山讨饭吃”!全镇林改的面积有37万亩,其中长着杂灌树的闲置荒山迹地(低产林),收益几乎为“0”的林地有17万亩以上,占约46%;生长效益一般的杉树、竹子等估计约12万亩,占32%;松树有8万亩,占约21%。

缺乏技术、缺乏资金、缺乏规模经营、缺乏带路人,农民致富无门!李惠新决定自己当群众致富的带头人,与农民合股种马尾松:农民以土地入股,惠新公司出资经营,收成后按股分红,农民占三成,公司占七成。

“这个经营模式相当好,惠新姐帮我们农民建立了一个产业!”五将镇南兴村文田小组的李文平说。李文平拥有林地50亩,面积太小难以出租,自己没有资金和技术去开发,只好闲置,平时主要靠夫妻俩到广东打工养家糊口,生活困难。与惠新公司合作种松树,8到10年就可以有收成,单是刮树脂一项,一亩年产值就有6000元,(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李文平占1800元,50亩林地年收入可达9万元;松脂可以连刮10年,收入长期稳定。

“三七分成农民收入有保障,种松树不伤土壤和环境,农民不用投资就占股,帮公司做工有工钱……”说起与惠新公司合股种马尾松的好处,五将镇平水村办田小组的李光华赞不绝口。李惠新带着合股种植马尾松协议进村,几乎不用做宣传发动,办田小组的村民就纷纷在协议上签了字。

“与惠新公司合股种植马尾松,我的养老有保障了!”自从去年11月与李惠新签下合作协议成功种下35亩马尾松后,五将镇平水村双伴3组的付松贵逢人就“吹”。付松贵今年50岁了,一个人生活。付松贵说:“我现在还可以做工养活自己,10年后李老板每年给我发钱,35亩林地每年有63000元的产值,够我养老用了。”

为群众着想就会得到群众的支持。2011年,李惠新的惠新林业公司投入资金260万元,在五将镇种植优质脂材两用马尾松3000亩,安排农民就业人员151人,发放农民工资181万元,发动指导群众种植优质脂材两用马尾松5000多亩,带动800多农民创业致富。

“公司现在储备有可种林地12000多亩待种,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不够充裕,但是,只要对农民致富有帮助,再大的困难我也要克服。”临别时,李惠新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

新闻推荐

昭平解放思想促经济发展

昭平讯今年以来,在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中,昭平县着力破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该县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7亿元,同比增长12.2%;全社会固定资产...

昭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昭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