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守住“生态”就是守住“财” ——昭平走生态发展之路两度跻身“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综述

贺州日报 2011-08-01 09:26 大字

□黎祖叠徐继良刘飞

炎炎夏日,从首府南宁传来喜讯:昭平县荣获“2010年度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荣誉!捷报传来,山城沸腾了!

“其实这是意料之中的,精算资源帐,实施绿色新政,这是欠发达、后发展的昭平能继2009年之后再次夺得‘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荣誉称号的十足‘底气\’”。昭平县委书记陈有辉坦言。

近年来,昭平县严格按照“生态立县、工业强县、项目兴县、城建活县、旅游旺县、农业稳县”的发展理念,全县上下合拍、合心、合力,精算县域资源账,依托丰富的绿色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等资源优势,走出一条“以山造林、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促工、以工生财、以财哺林”生态发展之路,形成“绿色、生态、低碳、循环”的低碳发展模式,构建出林产、水电、茶叶、旅游、服装、宝石、矿产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精算“账本”经济发展根深基固

思路决定出路,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在“十一五”收官之年,该县注重调优结构,全力打造资源型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昭平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林业资源、水电资源、生态资源等,交通不畅成为制约昭平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刘秋梅一语道破关键之所在。

昭平有高岭土、沸石矿等丰富的矿产资源;林业用地27.53万公顷,其中有林面积26.20万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4.2%;有桂江、思勤江、桂花河、九龙河、临江河等14条较大河流,水力蕴藏量达38.5万千瓦,可开发量25.2万千瓦;全县茶园面积达13.6万亩,有15家大型茶叶专业企业和100多家茶叶加工厂,去年干茶产量达6000吨,实现产值4.5亿元。

根据“三区两带”、“两区一轴”的发展战略部署,昭平县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加快建设“两区一轴”的步伐,深入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继续推行“三三制”、“五个一”、倒排工期等行之有效的方法,以超常办法、超常措施、超常速度,着力解决项目用地、审批、环评、资金等突出问题,强力推进以交通、城建、旅游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010年,该县统筹推进的137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09亿元,同比增长28.64%;投资3.4亿元的黄姚至昭平二级公路已全线开工建设,年内完成60%的投资量;投资1.1亿元的马江进港二级公路及投资2000万元的马江集装箱码头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面铺开。

绿色新政科学发展扬帆起航

“‘绿色、生态、低碳、循环\’是昭平的特色,也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守住生态就守住了财。”这是昭平县委书记陈有辉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语。

近年来,昭平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全力打造“广西林产工业大县”、“华南生态休闲旅游名县”和“全国有特色的宜居休闲型山水森林城”,不断加大造林绿化力度,编制和实施生态发展规划,实施城区绿化园林化工程、乡村绿化森林化工程、道路绿化林荫化工程、义务植树社会化工程、森林资源保护法治化工程,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

按照“生态立县”的发展理念,该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方式之一来抓,立足丰富的林业资源和水电资源,大力发展水电和林产两大主导产业,切实抓好大项目、大产业,奋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低碳工业。

该县坚持走“猪-气-果”、“茶-灯-鱼”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农家肥、灭虫灯等,使农产品种养、加工等各个环节都达到无公害标准;主动融入“大桂林旅游圈”,以黄姚古镇开发为龙头,把加快景点景区建设、推进旅游与文化相结合为切入点,全力打造“游黄姚古镇、览桂江风光、品昭平银杉、探长寿文化”黄金旅游线路;以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工业,注重引进利用绿色技术的工业企业,实行“清洁生产”,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实现低碳和循环“无缝联姻”,初步形成县城工业区、潮江工业园、金牛坪林产工业集中区三大工业园区。

去年,该县实现生产总值36.33亿元,同比增长1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增长34.8%;完成工业总产值20亿元,同比增长36.3%;财政收入1.88亿元,增长20.5%;累计接待游客79.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94亿元,同比增长52.4%。

新闻推荐

名镇名村彰显名牌风采 贺州市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建设渐入佳境

本报讯(记者李岸群)漫步富川秀水状元村,人们惊异地发现,过去坑洼不平、肮脏不堪的道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鹅卵石拼花而成的崭新亮丽的村道。要知其究竟,稍向村民打听一下,他们就会告知你:这都...

昭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昭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