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变现代 低档变优质 贺州市实现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巡礼

贺州日报 2019-09-18 09:14 大字

□本报记者毛艳姗实习生罗妍诗通讯员黄海金

不足30天,是广西软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驻贺州市东融新产业育成中心用时创下的纪录。2018年4月份洽谈、3天签约、7天入园、1天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当月开工建设。年底,该企业顺利实现投产,此时距离项目签约仅仅过去7个多月。

这是贺州全力推动“产业东融”,引进粤港澳大湾区工业项目建设的缩影。创建工业园区、改变传统工业生产方式、拓宽工业产品销售渠道……贺州正掀起全方位的工业高质量发展浪潮。

简约大气的深灰色产研大楼、设备齐全的办公场所……在全力东融背景下,去年8月贺州市在生态产业园设立了东融新产业育成中心,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先后引进了双展生物科技、曼森生物、卡本医疗等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项目(企业)26个(家)。

“‘育成中心’的主要作用是转移、转型和转化。”贺州生态产业园(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张小芬解析道,“三转”即通过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新经济新业态转移、高新科研成果转化,使当地工业加速融入大湾区科技产业创新链条。

张小芬透露,今年以来“育成中心”已通过“三转合力”,顺利推动广投旗下正润日轻、正润新材料、桂东电子、吉光电子4家铝电子产业链企业转型升级;加大了超超新材、通号装配式建筑、广西建工新型装配式建筑3家企业市场推广力度;引进了庄贤韩博士、黄龙博士、周辰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等30多名高层次人才。

而位于贺州生态产业园的传统企业——广西贺州市红星纸业有限公司建于1998年,是贺州造纸企业的老品牌。“那个年代由于资金和技术的缺乏,高成本、高能耗和低利润是无法避免的。”红星纸业办公室主任、机械工程师张佩兰带记者走入企业的老式生产车间,回忆当年的生产条件说道。

斑驳的生产设备、时刻坚守在生产线上的工人,都是传统工业企业车间内的常见状态。2018年,该企业投入了3000万元资金用于生产设备改造,引进了国内全自动控制系统先进造纸设备。其中一条改造后的高档食品包装纸生产线已投产,日产纸量高达30吨,是改造前的两倍。

“设备升级带来的效益不仅仅体现在产量上,我们生产的白牛皮纸和高档生活用纸等产品质量也得到大幅度提升,订单也因此大增,预计今年生产总值可达1亿元。”总工程师张永良告诉记者,目前第二条生产线正在改造升级中,预计今年10月调试后投入生产。

“从一堆普通的泥巴蜕变成15种细腻的稀土矿粉末,你知道它们经历了什么吗?”中铝广西有色金源稀土有限公司科技项目部经理甘家毅在接受采访时,反问记者道。

中铝广西有色金源稀土有限公司位于贺州旺高工业园区内,前身是一家只有单一生产线的稀土萃取分离厂。经过近20年的蜕变发展,现已演变成一家集稀土分离、稀土金属及合金生产、钕铁硼生产及加工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主要应用于风力发电、节能家电及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

带着甘家毅抛出的问题,记者跟随公司生产技术部经理陈建彬走进了“神奇”的分离厂车间。

“总体来说需要经过14道主要工序,才能将15种稀土矿萃取分离出来。”行至每个车间,陈建彬都将工业专业术语转化为平实语言,向记者介绍加工设备的主要运作原理和作用。酸溶、萃取、沉淀、灼烧……科技设备给工业发展带来的变革在生产车间表现得淋漓尽致。

航空航天、军事武器、医疗器械、手机振动马达……从高端科研到生活用品,离不开的制造元素便是稀土。

而稀土永磁又是如何从稀土演变而成的呢?(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你们刚刚参观的萃取分离车间只是永磁材料制造工艺的一个开始。”公司质量管理部经理、工程师李容军介绍道,熔炼、氢碎、烧结、磨加工到切片、充磁,每一个生产步骤都采用了国内先进技术设备,每一道工艺都集结着科技工作者和车间工人的智慧和汗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工业发展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广西利升石业有限公司作为贺州市碳酸钙行业龙头企业,以身作则以科技手段降低生产能耗,在今年6月成功申报广西绿色示范单位(绿色工厂),加快推进了贺州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广西利升石业有限公司是集人造石及异型材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人造石材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拥有6条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人造石生产线,设计年产能1000万平方米,达到全国最大规模。

这样的产能背后,并不是对资源的浪费和自然环境的污染。

“这些年,我们企业通过加强技术创新能力,自主研发出了多种符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新型绿色生态建材。”公司行政主任郑东祥表示,同时企业也选用了先进、成熟、可靠的生产设备,关键设备、部件更是从国外进口。

在参观绿色工厂车间时,郑东祥介绍道,在生产人造岗石的拉锯、切割、抛光等过程中,企业采用了湿法生产,将可能产生的粉尘在第一时间利用水分吸收后循环使用,防止粉尘污染;而原料配料、搅拌、给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采用布袋收尘装置处理。

数据是体现工业快速转型发展的佐证。今年上半年,贺州市规上工业多达217家,实现生产总值166.44亿元,较建市之初增长了18.8倍。产业东融之路行之宽阔,贺州工业高质量发展变革仍在继续。

新闻推荐

从警11年淬炼闪亮刀锋 记贺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金融涉税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黎明

南国早报记者骆怡通讯员赖锦才“11年来,我以实际行动践行从警誓言。每一次为国家、集体和群众挽回经济损失,心里总感觉无比...

贺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贺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