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好梧桐树 引得凤来栖 王莉博士谈如何提质人才工作助力贺州高质量发展

贺州日报 2019-08-30 08:50 大字

□本报记者欧阳利环

“山清水秀生态美,城古茶香人长寿”作为贺州最真实写照,吸引着有梦想的年轻人相聚在此,建功立业,与贺州共同成长。

王莉博士认为,贺州培育“五大新引擎”、构建碳酸钙、装配式建筑和生态健康三个千亿元产业,全力打造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需要高质量的人才链做支撑。

王莉分析说,当下,贺州市人才资源总量约16.6万人,仅占人口比重6.7%,低于全区7.5%的平均水平,整体呈现人才储备不足,智力支持功能较弱,创新创业平台短缺的特征。因此,主动探索贺州市的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队伍,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创新引才模式是壮大人才队伍的关键。王莉认为,应该采取虚引和实引相结合、人才与产业相融合、精准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式引才。

“目前贺州市医疗机构缺编人员600多名、教育等领域缺编1000多名,引才和留才困难大;若将大数据和医疗相融合,建立远程医疗和在线问诊等模式,针对性破解医疗人才难以引进的问题。”王莉说,一方面,贺州经济体量小,现有产业和项目却无法承载大量人才,或者引才后缺少平台培育,所以应该将人才与产业相结合,通过不同渠道,以项目带动交流,以交流促进合作,以合作促进人才发展。另一方面,粤港澳三地拥有丰富的高校资源和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各类优秀人才荟萃。贺州作为贵广高铁的重要节点城市,从贺州到广州只需一个半小时,到深圳也只有短短两个小时的车程,真正融入了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经济圈。因此,她希望贺州紧扣自治区党委赋予贺州建设成“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发展新定位,以“人才东融”为主线,利用好大湾区这个人才富矿,在吸引、培养、使用、激励、服务等各个方面,拿出有针对性的实际举措,推动“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融合发展,真正构建起“外设人才飞地、内建转化基地”的创新创业平台。

王莉还建议,要创新用才模式。首先是要建立智库平台。去年以来贺州市与大湾区的多个高校和智库建立了合作机制,以人才交流促进某个领域或具体项目的合作,促使本市的科研机构、医院或企事业单位对接大湾区的智库和高校,学会站在巨人肩上去成长,提升全市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的能力。其次,精确用人需求,探索用人单位通过自主对接,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根据单位的具体需要和未来战略,针对性引才、用才和育才,激发人才活力,使人才的引和用更有针对性和灵活性,提升平台的聚才能力。再次,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加之贺州市的人才总量少,这就需要我们以开源节流的思路:一方面不断引进人才,另一方面还需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借助现代成熟科技,降低人力成本。

人才资源的稀缺,督促我们一定要以情感关怀、精神激励为抓手,创新用才、育才理念,做到人尽其才。王莉希望,通过机制激励和容错空间并行的方式,一方面尝试某些领域打破体制内外的壁垒,让人才可以在不同战场发挥自己的才能,比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根据个人已有的专业技能,与科研院所或研究机构合作进行相关的技术突破或行业的创新;另外一方面,要对年轻人的大胆尝试和敢闯敢拼给予容错空间,激发年轻人做事创业的热情,让年轻人才放心大胆地适应新形势去创新。同时她建议,要以职业化和专业化为导向,大力提升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以人才质量换取人才数量的空间,解决贺州人才总量不足的问题。

王莉说,眼下是贺州全力东融的关键时刻,而人才东融是一个核心,这需要全市各层面衔接发力,精准引才育才,以政策、资金、项目为抓手,突破地域限制和体制壁垒,与大湾区众创空间互通互联,打造“项目在大湾区就近就地孵化、成果向贺州转移转化”的人才“双飞地”平台。她表示,自己作为中山大学的一名毕业生,熟悉大湾区情况,今后将继续主动作为,发挥自己在广州的校友资源优势,积极拓宽大湾区人才发现渠道,为推动“双招双引”和人才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新闻推荐

扶贫济困 兴教助学 市直教育系统开展“爱心助学一日捐”活动

本报讯近日,在2019年市直教育系统“爱心助学一日捐”活动中,市教育局机关干部及市直院校教职员工踊跃捐出一日工资。本...

贺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贺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