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哥哥的“小拐杖” ——记贺州市十佳美德少年覃伟诗

贺州日报 2012-03-24 09:13 大字

□本报记者覃秋零

阳光善良,勤俭节约,成绩优异,乐于助人,全面发展,这位深受老师喜爱、同学钦佩的好学生就是——覃伟诗。近日,记者来到覃伟诗就读的八步实验小学对他进行了采访。

覃伟诗生长在一个温馨的家庭,他有一个比他大8岁的哥哥,还有疼爱他的父母。哥哥自小体弱多病,先后动了4次大手术。2010年11月,哥哥再次住院,而且一住就是好几个月。

每天晚上,工作了一天的父亲顾不上工作的疲惫,坚持每晚照顾生病的哥哥。由于覃伟诗的父母都是小学老师,在不同的学校上班,每天早上6点30分都要按时到学校上班,检查学生。一边是生病的孩子,一边是不能丢掉的工作,该怎么办呢?为了让父母安心去工作,小小年纪的覃伟诗就主动担起了照顾哥哥的任务。

每天早上5点多,他就早早地从被窝里爬起来,把妈妈当晚给哥哥精心熬制的营养粥加热,然后带着早餐到医院接爸爸的“班”,让爸爸回家洗漱上班。初冬的早晨,天气微寒。年仅10岁的他,一路小跑争取在第一时间把热腾腾的粥送到哥哥的病房,并用他小小的手帮哥哥洗脸擦身,再小心翼翼的一口一口给哥哥喂早餐……当完成所有的事情,看见哥哥安心睡下后,他才背上书包匆忙奔赴学校。

下午放学后,他又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一边陪护哥哥一边写作业,等妈妈来“接班”。为了让哥哥早日康复,待哥哥把身上的管子拔掉后,他经常扶着哥哥去活动,当哥哥的“小拐杖”。“哥哥很高,有1.77米,扶着他的时候,感觉他像一座大山一样压着我,让我快喘不过气。但是,我一想到他是我的哥哥,我的身体里又充满了力量。”他告诉记者,尽管生病的哥哥很沉,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着,他明白,哥哥长期忍受病痛的折磨,家人和他都是哥哥的依靠,他要当哥哥的“小拐杖”。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忙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这是覃伟诗的座右铭。在哥哥住院的日子里,当时年仅10岁的他学着妈妈一样细心照料哥哥,学着护士耐心帮助哥哥,学着爸爸一样和哥哥沟通,既像一个会护理病人的“高级护工”又像一个“心理健康咨询师”。有一次,他看见正在输液的哥哥尿包已经满了,爸爸妈妈都不在,这可怎么办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学着父母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拨开尿管,帮哥哥把尿倒进了卫生间……

在父母的熏陶,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他儿的心灵种下了一颗乐于助人的种子。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看到电视里播放着灾区一幕幕悲惨的画面,善良的他流泪了,他将自己存下的50元压岁钱捐给灾区人民。他在日记中写到:钱虽少,希望能为灾区人民尽一点力。

现在,覃伟诗是贺州市八步实验小学六年级八班班干部。他在积极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课余生活,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素质训练和比赛。他做事认真,爱动脑筋,喜欢弹琴、绘画、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文艺体育项目,学习成绩突出,工作负责,广受同学们推崇,被同学们评为班级的“智多星”。

新闻推荐

能力有限爱心无限 社会爱心人士自发看望农村孤儿和留守儿童

本报讯(记者覃秋零)“谢谢叔叔、阿姨送给我的礼物。”八步区莲塘镇永庆小学二年级学生邓广生激动地说。3月24日,由贺州市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社会爱心慰问团,把文具、图书、蛋糕、水果和3700元...

贺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贺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