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松山湖助东莞产业高水平崛起

贺州日报 2012-03-24 09:13 大字

□本报记者刘成军

这是一片风光绮丽的土地,依山傍水,绿树成荫。

这是一片孕育传奇的土地,云集着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企业和10多家高端创新研发平台。

3月13日,记者随“贺州新闻媒体广东行”采访团来到了东莞市松山湖国家高新区,很难想象这里11年前,是一片默默无闻的荔枝林,只有每年荔枝花开和荔枝果熟的时节,才会有一些蜂蝶和人群的喧闹。

11年间,松山湖一直坚持自然、生态、科技、创新、人才和开放等理念,走出了一条高新区建设的新路。今天的松山湖,山依然秀美,水依然清澈,所不同的是,她已经是中国经济版图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每一粒泥土都弥漫着创新的气息。

东莞经济新引擎

在珠三角地区,说到松山湖,几乎无人不知。这个作为东莞市科技中心的松山湖国家高新区,不管是建设,还是产业发展都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从2001年开发建设到现在的短短11年,园区产业超过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到150%。今年,松山湖管委会计划再加大投入,进一步推进“智慧松山湖”建设,提升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水平崛起。

松山湖国家高新区作为东莞市的科技中心,承担着为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的重要任务。从2001年开发建设之初,(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松山湖就一直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重点推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四大产业发展,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16日,海洋王照明科技、中食高科研发中心、中科瑞龙研发等十大研发型、科技型项目同时动工,总投资额23.7亿元,总用地面积466亩,项目计划在2013年下半年建成,项目投入使用后预计年总产值约近百亿。松山湖国家高新区政策研究室主任黎高明告诉记者,这一大批科技型、研发型企业的同时动工,将为松山湖科技创新注入强大动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不仅有利于促进园区跨越式发展,还为松山湖“立足园区、辐射东莞”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东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等各项工作,助推东莞产业升级转型,逐步发挥产业龙头和研发龙头的双带动作用。通过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松山湖将逐渐成为东莞经济的新引擎。”在谈到松山湖未来的发展方向,黎高明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作为未来东莞的经济科技中心,松山湖在东莞产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实现东莞产业战略转变的主要支柱,到逐步发展成为拥有大批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企业,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进而弥补东莞产业的结构缺陷和东莞城市的功能缺陷,成为东莞经济发展的引擎。

据介绍,自2005年以来,松山湖园区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累计引进300多个优质项目,包括胜华科技、宇龙通信、漫步者、德国通快、日本美达王等一批行业龙头和世界500强项目,并已引进和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50多家,建立行业创新平台与创新技术联盟10余个。

产学研合作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是东莞市、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和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于产业孵化公共平台,是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产业转型升级。自东莞市政府拿出10亿元实施“科技东莞”工程以来,像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这样的公共科技平台松山湖已创建11个。

在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记者看到了该研究院设计制造的环保电动车。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的行政总监魏妮娜告诉记者,这是一款利用动态平衡原理控制前进、后退以及停止的高科技环保电动车,驾驶它就像是控制身体的一部分。

记者了解到,公共科技创新平台自成立后,依靠背后科研院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专利申请量不断增长。截至去年底,公共创新平台共申请专利近400件,授权近23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45件,授权25件。同期,共孵化、引进各类科技企业50多家。

此外,松山湖计划再引入几个重量级的创新平台进驻园区,现已与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建立初步联系,进一步提升园区科技创新的氛围和能力。

打造人才高地促崛起

人才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松山湖积极实施人才强区战略,采取多种灵活方式,变人才洼地为人才高地,吸引了越来越多海内外各地人才纷至沓来,通过人才的动力促进高水平崛起。

近年来,松山湖重点引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松山湖在人才引进和企业上市奖励等方面都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政策,并在科技创新扶持方面,松山湖每年从园区财政收入按不少于5%比例提取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专门扶持园区企业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松山湖科技创新能力。得益于科技引领,园区各项经济指标显著增长,工业总产值4年增长10倍,税收增长20多倍,平均每亩土地产值超过1000万元,到“十二五”末园区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

目前,松山湖有博士近500人,硕士1473人,本科学士近5000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研发能力不断高。

如今,松山湖又计划投资数亿元来打造“智慧松山湖”建设,核心是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构建无所不在的高速融合网络、智能感知环境和超强海量运算能力,提高松山湖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松山湖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管理和服务是推进园区发展的关键,可以预见,随着“智慧松山湖”的深入建设,必将使松山湖高新区在政务环境、产业发展、绿色园区和平安园区等领域的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促进园区的转型升级。

记者感言:

松山湖的成功来自于对发展新模式的探索。这种新模式的实质,是把科技创新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和核心环节,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科技创新,是整个松山湖园区所推崇的首善的力量。

纵观松山湖园区建设发展,其实早已跳出单纯依赖松山湖地区特有的资源和条件,而是在建设创新平台、打造新型产业、推进循环经济、融入国际市场等诸多方面为园区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提供全新的解决思路和理念,对全国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和推广价值。特别是松山湖的“四个一模式”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即要突出一个核心,强化转型升级带动能力;要强化一个重点,着力提高择商选资水平;要营造一个环境,引得来留得住科技人才;要凝成一股力量,形成园区建设强大合力。

新闻推荐

记者周吉品昨天副市长初阳在市太白湖公园景观设

本报讯(记者周吉品)昨天,副市长初阳在市太白湖公园景观设计方案汇报会上要求,要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根据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突出贺州文化底蕴、地域特色、民俗风情,把生态景观融入都市生活中...

贺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贺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