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除夕夜,农家餐桌变化多

贺州日报 2012-01-30 09:16 大字

□本报记者覃秋零

从一年到头吃不上几顿肉到几乎天天吃肉,再到吃得健康营养,这是记者春节假期在农村采访时,看到贺州市农民餐桌上的新变化。

八步区南乡镇南中村距离贺州市区80多公里,和其它地处偏远山区的农村一样,该村村民基本上都是靠做点小生意和种田吃饭。村里很多年轻人纷纷外出到广东打工谋生,家里只剩下老人和一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平日里,老人们想吃顿肉,也得再三思谋,怕多花了一分钱。只有等到过年时,孩子们都回来了,老人们才可以敞开了吃上几顿好的,这是记者多年前对该村的印象。

龙年新春,记者在该村采访时发现,如今不少村民的餐桌上,吃的内容和形式正悄然改变。以前,农家除夕的餐桌上追求的是菜的数量,堆叠如山的盘子,全鱼整鸡、鸭子肘子,而现在除了荤菜之外,还增加了一盘盘荤素搭配的精致菜肴,健康绿色的农家小菜。

除夕,记者来到村民覃锡健的家里,看到他家的餐桌上不仅有鸡有鸭有鱼,还有用菜心、彩椒、干笋等各色蔬菜炒的小菜,颜色赏心悦目。覃锡健的父亲对记者说:“以前家里穷,孩子又多,一个月都吃不上几顿肉,只有过节的时候才可以买一点来吃。现在政府不征收农业税了,种田还有补贴,我们手里的钱也越来越多了,平常家里都买肉,现在过年也不像以前一样那么稀罕大鱼大肉了。”

龚石兰一家也住在南中村,除夕夜,她在广州工作的女儿和儿子回家团聚。“孩子们在外头都是跑业务,平时少不了吃饭应酬,回家了我就给他们做些有家乡味道的家常菜。”在龚石兰家的餐桌上,清炒菜花、西红柿炒蛋、清蒸鲤鱼,一道道家常菜色泽鲜艳,清香扑鼻。

“经常在外面吃饭,基本上都是大鱼大肉,过年回家了就想吃点清淡的。”离家一年的女儿覃研在外最想念的就是妈妈的手艺,所以回家前特地打电话叮嘱爸妈,除了几道必备的大菜外,其他菜肴都以健康、清淡为主。龚石兰告诉记者:“以前一到过年家里就要腌腊肉、炖猪蹄,现在这些东西平时也常在吃,过年还是吃得健康最重要。”在龚石兰一家人的笑谈中,浓郁的饭香渐渐四溢,泛起阵阵暖意。

新闻推荐

新班子带出新气象老矿区迸发新活力 平桂管理区去年财政收入净增1.56亿元

本报讯(记者李重建骆坚忠通讯员莫光荣)近日,记者在平桂管理区采访获悉,去年,该区财政收入达4.64元,同比净增1.56亿元,增长50.65%。据市财政局证实,该管理区财政收入的净增值和增幅位居全市...

贺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贺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