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美民富产业兴 贺州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综述

贺州日报 2018-11-23 10:01 大字

□本报记者何雪

“今年的富川脐橙特别抢手,还在地里就有人上门交定金收购了,一亩脐橙利润近2万元。前几天,自治区的专家来富川考察,同意通过‘富川脐橙’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创建验收。以后,我们的脐橙就更加抢手了。”近日,富川瑶族自治县的一位果农边在果园采摘脐橙,边畅谈脐橙产业的前景。

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盼头、农村更美丽。这正是贺州市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

改善环境,留住美丽乡愁

乡村是农民的立足之基,生活之本。留住绿水青山,留住美丽乡愁,建设美丽家园,才能让农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到“宜居乡村”,贺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迎来了华丽转身。目前,全市建成36个乡镇片区垃圾处理中心,46个村级垃圾处理设施,实现90%以上的农村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实现707个建制村垃圾日产日清日转运。全市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9295户,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578个,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46.4万人。

随着“千村通畅”工程的实施,目前,贺州市100%的乡镇、99%的建制村已通了沥青(水泥)路,建成42个农村客运站项目和190个交通便民候车亭,94%的乡镇建有农村客运站,所有乡镇开通了客车,具备通车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率达89.96%。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贺州市“宜居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农村新型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在全区乃至全国推广。富川6个村(社区)入选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下转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八步区贺街镇被列为全国宜居小镇,贺街镇西南村新兴寨等3个村被列为全国第四批宜居村庄,全市18个村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5个行政村、45个村屯分别获得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示范村”“绿色村屯”荣誉称号,八步区贺街镇和昭平县黄姚镇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和第二批特色小镇,24个乡镇获得自治区级生态乡镇称号,251个行政村获得自治区级生态村称号。

成风化人,引领乡村文明

贺州市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广泛开展乡风评议活动,抓好移风易俗,遏制陈规陋习,倡导文明乡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树立了健康文明新风尚。

贺州市加快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场所免费开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据统计,全市707个行政村均有了举办文体活动的场所,农村广播覆盖率已达到97%,电视综合覆盖率已达到98.5%。截至11月初,全市已组织文艺表演298场,放映电影3618场。

产业兴旺,农业发展格局新

今年6月,平桂区石塔村举办第一届荷花艺术节,推出了民族服饰展示、旗袍秀表演等多项精彩活动,3000多市民及摄影爱好者共赴这场以“荷”文化元素为主题的“文化盛宴”,成为“农旅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

贺州市积极探索农业与休闲、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进程不断加快。全市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近60个,去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数近75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消费45亿元以上。

贺州市加大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全面开展现代特色农业品种品质品牌提升活动,逐步形成了以蔬菜、茶叶、黑木耳、脐橙、贡柑、生猪、奶牛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据统计,贺州市年种植蔬菜110万亩,产量173.4万吨;茶园23.6万亩,年产干茶8500吨以上;水果面积102万亩,产量达82.5万吨;黑木耳种植超4000万棒,成为广西产量最大的黑木耳产区;每年生猪出栏200万头,家禽出栏2475万羽,肉类总产量17.1万吨,牛奶产品1.7万吨,是广西最大的种猪、奶牛生产基地。

贺州市以各地特色产业为基础,形成了以“八步李子、平桂水生蔬菜、钟山贡柑、富川脐橙、昭平茶叶”为主导产业的特色产业示范区格局,全市共创建106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其中,富川神仙湖果蔬产业示范区成为中国第四个、广西第一个国际慢城。

新希望播种在广袤田野间,新动能孕育在美丽村庄里,贺州人民正全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新闻推荐

贺州市一批古树入选“广西最美”

本报讯(记者何雪)近日,自治区林业厅发布了《关于最美古树名木系列候选名单的公示》,贺州市一批古树入选。据了解,...

富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川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