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贺瑶乡油茶香 自治区税务局帮扶富川岔山村小记

广西日报 2018-11-21 08:13 大字

“这块地的茄子色泽饱满、个头肥大,是哪家种的?”在驻村办公室里,前来检查帮扶情况的自治区税务局相关人员透过窗口看到了令人惊喜的一幕。

这块两亩多的茄子,是富川瑶族自治县岔山村预脱贫户孟庆成种下的。“你们摘回去吃,不用钱!”孟庆成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内心对税务帮扶的感谢。这一幕,发生在今年扶贫日之际,当时自治区税务局67名干部一路奔波到富川瑶族自治县检查扶贫成果。

让政策落到实处

帮扶户杨如瑞要办理慢性病卡和残疾证,自治区税务局驻岔山村第一书记梁玮和驻村队员陆昌平操心不少。杨如瑞是岔山村村民,家中四口人,因儿子精神异常,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经济收入仅靠种烤烟维持。

在了解相关情况后,梁玮和陆昌平积极为杨如瑞办理慢性病卡和残疾证,让扶贫政策落到实处。“我们在富川人社局、富川残联等单位奔波数日,虽然遇到很多难题,但看到他拿到了一卡一证,我们满心欢喜!”接过这一卡一证时,杨如瑞眼眶泛起了泪花,他说:“以后看病,我心里就踏实了,真的很感谢!”

“牛屎街”变“黄金街”

岔山村发展乡村旅游有资源,驻村工作组齐心协力,充分挖掘旅游资源,让岔山村“牛屎街”变为“黄金街”。

油茶、梭子粑粑是富川独具瑶族特色的美食。2016年6月,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油茶互助社成立了。帮扶队员和油茶互助社社员一起利用网络、朋友圈、当地媒体等进行大力宣传,在旅游区实现Wi-Fi全覆盖,便利游客网络通信,形成了“古村落+互联网”模式。经过宣传,游客络绎不绝,油茶互助社越来越受到了游客的喜爱,年收入达百万元。此后,油茶店从1家变成了5家,现在有26家,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

以前的岔山村,青石板古道到处是牛屎,两旁古宅老店尽遭废弃;现在青石板整洁干净,店铺林立,游客络绎不绝。

2015年,岔山村识别认定的贫困户为96户381人,贫困发生率为38%。经过第一书记与驻村工作队员的帮扶,去年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6%,达到脱贫摘帽标准。(熊二平龙丽萍)

新闻推荐

水果大王的“抠门”与大方 记全国劳动模范林家盛

本报记者蒋勤林家盛是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隆果业的总经理,当地首屈一指的“水果大王”,种有脐橙等水果上万亩。他的基地与水果...

富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川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