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瞄准“主战场” 拓宽“淘金路” ——贺州市***精准脱贫工作综述

贺州日报 2017-05-27 10:35 大字
□本报记者何雪

5月的阳光洒向大地,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岔山村一间古民居的门头上,“妇女油茶互助社”几个大字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门里,欢笑声和不同口音的交谈声不时传出。循声进门,只见杨景苗正在招呼客人,忙得不亦乐乎。

2015年,中央和自治区分别作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市委经充分研究,出台了《中共贺州市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就是这一年,岔山村搞起了旅游扶贫产业,贫困户杨景苗成为妇女油茶互助社的一员,她很高兴:“村里搞旅游,我给游客打油茶、做粑粑,一天工资80元,日子越过越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仅在2016年,像杨景苗这样实现脱贫的,全市就有8.18万人。

瞄准“主战场”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贫困县、贫困村、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是脱贫攻坚工作的主战场,这些地方普遍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住房难、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通信难、增收难等问题突出。

“以前的烂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身泥,让我们尝尽了苦头,现在路修好了,我们方便多了。”走在八步区步头镇黄石村大塘至石古新修的村道上,看到新硬化的道路宽阔平整,黄石村村委会主任赵万强感叹道。

2010年至2015年期间,贺州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1953.4万元,修建村屯级道路1565条983.9公里,桥梁129座1721.14米,解决了79.96万人的出行难问题;人饮工程208处,水池170个3905立方米,水管长342136米;修建沼气池370座;农村特困农户茅草房改造1238户,受益人口5123人。全面推进17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实施全市革命老区扶贫开发攻坚“三年帮扶行动”,启动了扶贫生态移民工作,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公路通畅、安全饮水等工程,贫困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长足发展。

移除“拦路石”推进***

为深入推进***,全市各地谋实策、出实招,不断推进扶贫机制创新,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以前找不到销路,有电商平台之后,别人订多少,就做多少,不愁销路,还能卖个好价钱。”村民孟俊贤正在将自家的特色农产品腐竹打包发货,客户收货后,他就能拿到货款。

2016年,富川瑶族自治县岔山村设立了“互联网+扶贫”试点办公室,搭建了电子商务平台、广电网络致富技术培训和信息发布平台,通过“互联网+特色农业”的方式,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通过电商平台预定村里的特色农产品,村民则根据平台预定信息,决定种植或者制作特色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

拓宽“淘金路”决战脱贫攻坚

扶贫工作靠扶贫部门一己之力难成完成,贺州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行业指导和干部帮扶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合理配置定点扶贫、结对扶贫、社会扶贫等各类资源,共同决战脱贫攻坚。

通过开展“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包户”“一帮一联”“千企扶千村”“扶贫日”等系列活动,全市抽调1967名干部担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长和队员,实现了全市707个行政村驻村工作和267个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全覆盖。2010年至2015年期间,各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整合帮扶资金投入达36367.9万元(含物资折款),成功打造了富川瑶族自治县下湾村、昭平县界塘村等一批示范点。

昭平县天润食用菌公司采取“三统一分”的模式,理顺了政府、银行、企业和群众四方关系,通过土地租金、劳务收入、云耳栽培等方式促进贫困户增收,惠及500多个贫困户。

富川瑶族自治县茅厂屋村村民与广东中旅恒富(富川)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向旅游公司出租6栋25间楼房,组建了“万家客栈”,每年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贺州市在实施***精准脱贫工作上下真功夫、深功夫、硬功夫,将***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54.31万人(脱贫攻坚建档立卡数)减少到2016年底的21.17万人,谱写了***的新篇章。

新闻推荐

探索服务新模式 贺州市举行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签约仪式

本报讯(记者胡枫)5月9日上午,贺州市举行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签约仪式。签约现场,八步区贺街镇中心卫生院、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等5家医疗机构分别与贺街镇敬老院、富川瑶族...

富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川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