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态美景开启致富大门 ——贺州市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推进***工作扫描
□本报记者叶丽琳
2012年11月,“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启动实施;2015年3月,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旅游扶贫”再次被聚焦。贺州市生态资源丰富,如何利用这些生态优势来助力***,在贺州市“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近年来,贺州市积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突出、农业资源丰富、地域文化特色明显等优势,将发展休闲生态农业旅游与***开发有机结合,利用多种方式吸引贫困户参与休闲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加就业和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为贺州市发展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奠定坚实基础且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贺州市共有休闲生态农业旅游点9个,乡村旅游点8个,星级农家乐24家。今年1至6月,全市仅休闲生态农业旅游接待总人数达318万人次,占旅游接待总人数的35%以上;休闲生态农业总消费21亿元,占全市旅游总消费的25%以上,培训休闲生态农业从业人员约5000人次。
乡村旅游成扶贫新产业
2015年10月1日,富川瑶族自治县福利神仙湖550亩花海项目正式开业,最高日游客接待量达3.6万人次,开业短短一个半月时间接待游客近30万人,实现门票收入近1000万元,辐射带动县城周边的乡村旅游点及农家乐、民宿快速发展。当年11月福利镇成功创建成为中国第四个、广西第一个国际慢城。
富川瑶族自治县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浓郁的瑶族民俗风情,以福利国际慢城这块“金字招牌”为切入点,开辟了以福利国际慢城为核心的生态农业观光体验游;以潇贺古道为主线串连古村落的历史文化观光游;以龟石国家湿地公园为辐射的户外休闲互动游;以西岭山森林公园为主体的长寿养生健康游;以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民俗风情体验游;以华润循环工业为载体的工业观光度假游等6大精品旅游版块,同时明晰旅游扶贫思路,通过科学规划,制定方案,确定了朝东岔山、城北朝阳、城北石狮、葛坡深坡、福利罗丰、富阳三宝等6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并鼓励贫困户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对参与旅游商品开发与经营的贫困户给予一次性3000元的补助,对解决贫困户就业的企业给予3万元—20万元的补助。
记者在朝东镇的***示范点岔山村了解到,岔山村通过主动融入“秀水状元村”旅游圈,结合“潇贺古道入桂第一村”独特的潇贺古道文化,不断加快旅游发展步伐。目前正进行岔山古戏台重建、百年古井挖掘、潇贺古道恢复、兴隆风雨桥修缮等,现在已建成岔山博物馆、民俗体验馆、瑶族油茶文化展示馆、农家乐、扶贫商店等,营造一个良好休闲旅游环境。其中由1名妇女经济能人及5户贫困户筹建的岔山村贫困妇女油茶互助社已经正式对外营业。
让乡村花更艳景更美
昭平县是贺州市唯一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县,依托“生态、古镇、长寿”三大特色,积极打造古镇寻梦、田园观光、民宿体验、茶海度假、山水养生、温泉休闲等旅游产品体系,在贫困村屯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特色种养等脱贫致富项目,推进***工作的开展。
昭平镇的马圣村是国家级贫困村,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2012年被自治区确定为整村推进(第二批)扶贫村,“十三五”期间被列为自治区旅游扶贫“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村屯,通过3A级旅游景区故乡生态观光茶园的帮扶和带动,已扩大茶叶种植面积3000亩,其中茶园方与农户发展合作互助种植茶叶2000余亩,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近1000个,并优先收购本地村民采摘的茶叶。
乘借发展茶文化和茶产业农业旅游体验的东风,部分村民还在家门口办起了农家乐,同时发展特色种养。如今,马圣村的有机蔬菜和大例“清水鱼”渔家乐产业群已经是家喻户晓,还被评为“广西十大休闲渔业精品景区”,目前全村发展优质蔬菜种植800亩以上,有鱼餐馆20多家,2015年实现全村人均年收入3900元,村民们正走在生态美景铺就的脱贫致富路上,争取在2016年底实现脱贫。
新闻推荐
中央媒体聚焦富川30周年县庆 县长答记者提问:作为富川人,什么事情最幸福?
10月18日上午,富川县委、县政府举办富川瑶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新闻发布会,会议吸引了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等十多家区内外主流媒体...
富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川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