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张亮丽的“成绩单” ——富川瑶族自治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扫描

贺州日报 2016-03-31 07:50 大字

□徐新辉黎灵贵唐理文

GDP年均增长8.8%,“十二五”末达到62.33亿元,是2010年的1.9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2%,达到85.81亿元,是2010年的1.5倍;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2%,达到5.9亿元,是2010年的2.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达到23527元,是2010年的1.6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3%,达到7544元,是2010年的1.9倍……回首过去的5年,富川全力“赶考”,交出一份发展势头好、城乡变化大、发展活力强、人民实惠多的亮丽“答卷”。

5年来,该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富民强县”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循环产业集聚区、生态经济先行区、美丽乡村示范区、民族文化样板区、社会治理创新区和中国瑶乡生态养生休闲度假优选地“五区一地”建设,全县上下唱响了实干主旋律,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该县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园区建设为重点,狠抓产业开发,努力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十二五”末,三次产业结构从32.57:39.45:27.97调整为33.44:38.12:28.43,与2010年相比,三产占比提高了0.46个百分点。

特色农业发展迅猛。近年来,该县整合涉农资金18.45亿元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到“十二五”末,全县蔬菜复种面积达28万亩,水果面积超50万亩,其中脐橙超30万亩,春烤烟种植2.2万亩,收购烤烟3.9万担;生猪存栏33.1万头,肉猪出栏62.1万头;建立了4个万亩无公害蔬菜出口基地,成为粤港澳的“菜篮子”和广西第一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生态循环工业不断壮大。华润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被评为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园区的火电厂、雪花啤酒厂、水泥厂、华天能环保砖厂相继竣工投产;引进中国风电、大唐风电、华能集团、中核汇能和广东恒健集团等生态企业,装机容量达54万千瓦;真龙彩印、富隆果业等地方企业日益壮大,全县形成了以电力、水泥建材、烟辅材料、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多元化工业发展格局。“十二五”末,该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5.47亿元,年均增长24.6%,是2010年的3倍。

旅游服务业加快发展。该县创新推行“高值农业+特色民居+美丽乡村+休闲旅游”模式,发展集观光、采摘、休闲为一体的瑶乡生态养生休闲旅游,打造了神仙湖花海生态农业观光园、秀水状元村、富川福利国际慢城等一批知名瑶族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品牌;2015年,全县旅游总接待人数超180万人次,总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66%,创历史新高。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5年来,一大批事关富川长远发展的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成为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县城建设框架基本成型,建成了城区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供水排水等一批市政工程,实施了城乡风貌改造、“夜色瑶城亮化”、县城路网改造、古明城保护性修护等工程,建成民族文化公园、马鞍山公园等群众休闲娱乐场所,新改建城区主干道路及街巷30多条,新增城市公共绿地2.1万平方米,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富川县城荣获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城乡路网全面硬化,实现城镇半小时通达,二级以上等级公路总里程达103公里,全县道路硬化达732公里,行政村100%通水泥(沥青)路,在全区率先实施20户以上自然村道路硬化项目;美丽乡村成效显著,建成了洞尾、大深坝、下湾、茅厂屋、大岭等一批新农村示范点,成为全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20个一类县之一。

幸福指数逐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该县始终把惠民利民放在首位,着力改善群众生活。5年来,该县财政民生项目支出占比达82.51%;累计城镇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别新增13500人次和23000人次;新建教学楼42024平方米、学生宿舍楼29313平方米、学生饭堂40569平方米、教师周转房27234平方米,高寒山区适龄儿童全部“下山进城”上学;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医疗服务体系,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参保率均在95%以上;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超额完成任务,农村危房改造19335户;扶贫攻坚深入开展,累计脱贫73361人。

新闻推荐

送政策送技术送资金 富川1500名党员干部助贫困农户闹春耕

富川讯连日来,在富川瑶族自治县各村屯的田间地头,活跃着1500多名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采取“一帮一”“结对子”方式,竭力为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的贫困户送政策、送技术、送资金,并帮助贫困...

富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富川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