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八桂大地涌现一批现代农业好典型

广西日报 2014-11-29 17:21 大字

本报兴安讯 (记者/谢彩文 杨子健 通讯员/梁家炬)“好看好学好复制,可圈可点可推广”——11月26-28日,在参观了富川瑶族自治县特色果蔬产业、阳朔县百里新村金桔产业和兴安县葡萄产业3个核心示范区,以及富川的大岭村和秀水村后,参加全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现场推进会的代表颇为兴奋。

今年5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启动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7月在玉林、钦州、南宁召开现场推进会,时隔4个月再次召开现场会推进这项工作。现场参观和会议交流显示,短短半年时间,示范区建设出现一批可看可学的好典型,取得可圈可点的阶段性成果。

一是明显提升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示范区的创建,推动了土地流转,实现小块并大块,田阳县、武鸣县、钦州市钦南区都新流转几千亩土地用于规模经营。上半年确定的全区20个示范区中,90%耕地实现标准化生产,嫁接无病苗、水肥一体化灌溉、“绿色”防控病虫害等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催生了一批新型经营主体。玉林市实施“3个100示范工程”——创建100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100个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培育100家示范性家庭农场。(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二是大大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核心示范区内,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健全,共新建水利渠道340公里、电力线路213公里、交通道路378公里,抽水站、地头喷灌供水管网等农业生产配套设施建设也明显加强。

三是有效增加了各级财政支农投入。在年初没有年度预算和自治区没有安排专门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各地整合财政支农资金5.19亿元投向20个示范区,占总投入的24%;其中,南宁市级财政年内安排专项扶持资金1.28亿元用于示范区建设。兴宁区今年投入资金2.2亿元,用于建设示范区的主干道、村庄设施等。

四是加速促进了各地特色产业发展。各示范区走特色农业发展道路,通过龙头带动、项目推动、投入拉动、开放驱动,大力推进组织化、集约化、产业化,迅速形成“一区一品”特色产业。目前,20个核心示范区主导产业面积有11.49万亩,平均每个示范区5700多亩,超过自治区提出的3000亩目标将近1倍。隆安香蕉产业核心示范区面积多达3.6万亩,富川柑橙核心示范区面积也达到2.5万亩。示范区突出发展广西特色的糖料蔗、蔬菜、香蕉、芒果、火龙果、柑桔、葡萄、莲藕、对虾、生猪等产业。

五是有力推动了面上美丽乡村建设。今年9月农业部在隆安举办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授牌仪式暨村企对接活动时,金穗香蕉产业核心示范区内乡村之美,使来自全国的与会代表很受触动。目前示范区内乡村建设又有新进展,计划改造的83栋农居,已经竣工73栋,农业展示馆进入装修后期,戏台、球场建设基本完工,还修建了3.5公里的环村自行车道,水塘岸边柳树成荫,一派安居乐业、祥和幸福的景象。

■短评

有骨有肉有魂 示范复制推广

我区开展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短短半年时间,涌现一批好典型,取得阶段性成果,总结交流出好经验好做法。

目前,示范区的框架硬件基本奠定,主导产业也基本确立,这是示范区的“骨”和“肉”。往后看,示范区能不能持续发展,就要看主体搞得好不好、机制搞得活不活,这是示范区的“魂”。再具体点说,就是只有做到“农民能致富、业主能赚钱”,示范区才可学习、可总结、可复制、可推广,才能说是成功的。

综观半年来示范区创建工作,经验概括起来有三:一要有强大的产业支撑,二要有强劲的装备投入,三要有强力的工作推动。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也有三:一是个别地市工作推进乏力,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偏少偏弱,三是建设档次水平有待提高。

距离年底验收只剩1个月时间,今年创建示范区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各地要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倒排时间、卡死节点,专题研究、逐一解决,继续加强招商引资,继续强化装备建设,继续增强政策扶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核心示范区年底按时通过验收。

新闻推荐

节水灌溉滋养我区农业支柱 约占有效灌溉面积四成,蔗糖、冬菜产业稳居全国首位

本报南宁讯(记者/谢彩文通讯员/周格如)通过实施滴灌、喷灌、管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糖料蔗普遍在亩产4吨基础上增产两吨左右,管理得好甚至增产3吨以上——近日,在崇左市召开的全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

富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川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