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七大工程”打好扶贫开发硬仗
富川讯富川瑶族自治县紧紧围绕自治区和贺州市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部署,以推进36个贫困村扶贫工作为重点,通过“七大工程”助推富川扶贫开发工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扶贫开发格局。
实施“群众骨干培养工程”,充实力量促发展。深入实施“千名农村群众骨干培养工程”,组织乡镇、村(社区)“两委”干部、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新农村指导员与农村群众骨干“结对子”,培养了一支支农村骨干队伍。充分利用社区理事会平台,把群众骨干充实到理事会成员和村小组长队伍中,做到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扶贫攻坚工作的积极性。目前,全县共培养农村群众骨干876人,其中担任理事会成员的有153人,担任村小组长的有635人。
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工程,整合资金促发展。该县自下而上分两批制定实施36个贫困村整村推进规划,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机关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等资源,加大贫困村整村推进投入。该县首批贫困村整村推进期间,共投入资金58544.81万元(不含群众自筹),平均每村投入1626.24万元。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改善条件促发展。根据上级下达的项目资金量和各个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制定道路建设及人饮工程项目计划,确保各贫困村在“十二五”期间的项目资金投入不低于100万元。2011年以来,该县共投入专项财政扶贫资金2253万元,修建村屯道路177条,新建独立桥梁11座,新建人畜饮水工程14处,新建引水渠17条,完善异地安置村屯道路2条。解决了约10.12万群众行路难问题,解决了2.3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农企结合促发展。按照“一村一品,一地一特,集中连片开发”思路,积极引导群众采取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发展脐橙、烤烟、无公害蔬菜、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扩大带动面和提高带动能力。2011年以来全县共扶持贫困户种植优质脐橙17380亩;扶持贫困户种植高产油茶5872亩;扶持贫困户养殖竹鼠2620对。
实施扶贫培训工程,智力扶持促发展。2011年以来,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0万元,共举办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班3期,培训800人,转移就业率达96.5%;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3.62万元,举办水果种植、瘦肉型猪养殖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农民实用技术培训95期,培训贫困村群众6421人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举办贫困村农民实用技术试点培训9期,培训贫困村干部群众680人次。
实施民生改善工程,凝聚民心促发展。深入实施教育、医疗、卫生、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抗灾救助、文化信息共享等扶贫政策和措施,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水平。特别是富川瑶族自治县紧紧抓住贫困家庭下一代接受教育这一“拔穷根”关键,加快贫困村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富川高寒山区约100多名适龄儿童将全部转移到乡镇中心小学、县城小学寄宿就读,免学杂费,补助生活费。
实施生态扶贫工程,自然和谐促发展。探索建立生态、资源补偿机制,采取多样化的生态、资源补偿方法和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把西岭山林区贫困户100%地纳入低保,协调林业部门补给林区贫困人口1800元/年,政府每年补给每个林区贫困人口的生活补贴达3000元/年。实施乡村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十二五”期间计划投入乡村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资金3000万元。
通过“七大工程”的实施,富川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特色优势产业稳步发展,贫困群众的收入显著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扶贫开发已经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谢志华)
新闻推荐
户政服务创新创出便民新途径 ——市公安局户政管理支队为民服务纪实
□本报记者陈洪通讯员李其胜莫世武“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我的户口终于解决了。”7月8日上午,当富川瑶族自治县公安局莲山派出所驻村民警唐继秋,将崭新的户口本送到莲山镇鲁洞...
富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川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